返回

第一百三十一章毛遂自荐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一章毛遂自荐上 (第2/3页)

   “宣帅!”在众人中王禀还是稳重些,他小心的提醒道:“此番那耶律淳也派了使臣过来商议内附之事,出兵之事会不会有变故呀?”

    “哦!那不过是耶律淳的缓兵之计罢了!”童贯笑了起来:“他派了个使臣过来便说要内附,可一没有州郡图籍、二没有府库表册,哪个信他,官家刚刚在禁中已经说了,让咱家一心用兵,朝中绝无掣肘之处!”

    “敢问宣帅一句,这出兵将帅安排到底如何?”王禀在众人中官位最高,也最得童贯信重,便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提了出来。

    童贯听了哈哈一笑:“也罢,反正最多过几天朝廷便要宣布出来。主帅之任自然是咱家、河北河东两路宣抚副使是蔡攸、都统制乃是老种,前军统制乃是杨可世!”

    众人听了,纷纷低头思忖。古往今来,一个组织的领导手中的权力无非两项:财权和人事权,要了解领导的执政思路,最好的途径就是人事安排。以童贯的资历、地位,担任河北河东两路宣抚使,伐辽战事的总指挥,这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情;而蔡攸一路当到宣和殿大学士,入政事堂,但他没有外放州郡当亲民官,几乎没有任何方面的军政经验,天子选这个人来当童贯的副手只可能是用来跟着沾光,当然这对童贯也是好事,免得来个不对头的牵制自己。而用老种种师道来担任都统制即前敌总指挥,一来是因为种师道无论从名望资历还是具体指挥能力在西军中都是翘楚;二来此人并非童贯一派的,虽然赵佶对童贯十分宠信,但按照北宋大小相制的祖宗法度,大军出征绝不会让从上到下都是一条路线的人,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而杨可世是西军中有名的万人敌,兄弟两人都是有名的健将,也是童贯一手提拔起来的,来当先锋也是正常。

    众人正盘算着自己如何才能够在征辽大军中争取到一个有甜头的位置,突然听到童贯的声音:“均成,你这次从燕京回来,功劳不小,某家胜捷军右厢中还缺个都指挥使,你是否有意?”

    如果说刚才众人对周平还是羡慕嫉妒恨,这个时候不少人的目光已经带着几分讨好了。须知胜捷军乃是童贯的亲军,共有数万人,按照北宋的军制,胜捷军分为左右厢,厢下面就是军指挥使了,可以领兵两千五百人,这一仗打下来外放出去就是一个铃辖、统制也不稀奇。也不知道这厮哪里顺遂了童贯的意,竟然升的如此之快。

    “末将多谢童相抬爱!”周平赶忙起身行礼,他此时的心情颇为矛盾,这童贯在青史上名声可以说是臭不可闻,而且也的确私心颇重,但对自己却的确是有提拔之恩,以自己这个出身,若不是得了他的赏识,只怕一辈子也就是个在县里面抓贼的县尉而已。如果按照知恩图报的传统道德,周平应该做的就是有恩报恩,尽心竭力的当童贯的门下走狗,但作为一个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