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艰难的撤退 (第2/3页)
尔茨知道自己和老鸟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他在离开飞行学校,刚加入飞行队的时候,就被那些老鸟们修理过。当时他的长机沃尔夫――那个总是板着一张脸老家伙,在十分钟里就“击落”了他四次。
现在舒尔茨的技术当然比刚进入部队的时候强了不少,但要说去和老鸟们单挑,舒尔茨知道自己还是不够看的。不过这次可不是单挑,而是群殴。群殴当中,技术固然重要,但运气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大大增加了。在大机群混战中,菜鸟击落老鸟,甚至是击落王牌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等空战真正开始后,舒尔茨才发现,这次空战的过程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整个空战,他都在不停地尽一切努力跟住沃尔夫死命的往上爬升。一直爬到9000米,还是和敌机除了视觉接触之外就没有任何接触。整个过程无聊的就像是一场爬升训练。现在,还是一枪没开,空战又变成了撤退――不能不撤了,高度对自己不利,油箱里的油也不够多了。
“跟紧我,随时听我的指令!”从耳机里传出长机沃尔夫的声音。听得出,这个身经百战的老飞行员也有些紧张了。敌前撤退从来都是最困难的军事行动,空战也不例外。
舒尔茨的bf-109的速度已经接近了760公里每小时,不能再继续俯冲了,再继续俯冲下去,翼面压缩效应会使得副翼的效率迅速下降到几乎不起作用的地步,到那个时候,飞机就无法拉起来了,就只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的加速,最后因为机体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在空中解体。
“改平飞机,随时准备闪避!”耳机里传来了长机沃尔夫的呼喊。舒尔茨看到,沃尔夫已经开始改平飞机了。于是他双手紧紧地握住操纵杆,拼尽全身的力气把它往自己的怀里拉。和许多年以后,采用电传操纵的第三代喷气式战斗机不同,二战时的战斗机的翼面操控大都是靠液压驱动的,需要飞行员在操纵杆上施加很大的力量才能改变飞机的飞行状态。而bf-109在二战的飞机中都是以杆力大而著名的。要把它拉起来,需要的力气可真不是一点点。
就在德国人努力改平飞机的时候,阔日杜布的战机也已经扑了过来了。从比敌机高了2000米左右的高度一路俯冲着追上来,阔日杜布的战机的速度当然要高得多。即使是阔日杜布把俯冲襟翼打开了一小格,现在他的速度也已经达到了900公里每小时。但是依靠着后掠翼的翼型优势,翼面压缩的问题倒不是特别严重,所以这时候,飞机对操控动作的响应反而比速度更慢的bf-109要灵敏得多。阔日杜布又做了一个360度的滚转,借此观察德军的me-262的状况。果然,和预料的一样,那些me-262正转过头朝着他们扑了过来。
阔日杜布判断了一下距离,觉得应该刚好来得及先对下面的bf-109发起一轮攻击,然后再拉起来和me-262打个迎头,所以他继续向一架bf-109扑去。
那架bf-109拉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