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幸福其实很简单 (第2/3页)
们准备的东西更多,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啥的,就算是不好,也都齐备了,还有十来斤的高粱面,一捆柴禾和几块儿蜂窝炭,能开门过上日子了。
自打这天的早饭开始,秦大川和殷氏就说什么都不在老许这里吃了,老许和刘婆子也没谦让,说实话,虽然伸手帮了忙,他们心里也是惶然的,最怕秦大川和殷氏“旧病复发”了,到了那时,他们也是不吝于下死手的,这一点,他们早已商量好了。
“你这是做冬衣?”各自吃过了早饭,见刘婆子一个坐在后院看门的屋子里忙碌,殷氏便在门口殷殷地问。
“啊,”刘婆子招了招手,让殷氏进来,“我们老两口是不用的,太太年年都发四季的衣裳,连厚袄、裤都隔年就发,”这还是大家一致要求的,不然的话,按照清露的想法是,每天都要做新的,“这是给我那几个小孙子做的”接着便介绍起来了自己家里现在的情况。
刘婆子的大儿子经过程一针的治疗后,虽然留下了残疾,身体却还算可以,靠着制鞋的手艺,生活的很不错。
现在双岭村的人口已经很多了,在荒地尽头的东边,成立了一个镇子,就叫双岭镇,规模不大,却很是繁华,同样的,做制靴这行生意的人,十里八村也不只是刘大壮一个了。
刘大壮的手艺算不上好,但有了皮货商郭东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加上他的东西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精美,却胜在结实耐用、价格实惠,生意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这样一来的,他的利润就不是很高了,在双岭村中绝对称不上富裕,两口子每天忙忙碌碌的,也舍不得雇人手,好在,两个孙子都一年年地长大了,能帮着干不少的活儿。
刘婆子的二儿子一直在种地,全家都种地,还是种不过来,家里常年雇着三个长工,倒不是他家的地有多少,而是刘婆子的地比较多,当年闹灾的时候,刘婆子就跟着清露买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