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76节 要回的家到底是哪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76节 要回的家到底是哪里 (第2/3页)

的孩子继续做小厮,其实就是死士——实在是感情太深,秦家的家传武功太吸引人了,偏生他们没资格传授给后代。

    清露觉得这是好事,家生奴才知根知底,只要不降低标准,总比在外面买的得用些,结果,秦家孩子的小厮就从每人二十个,变成了三十个,有十个名额是特地给睿儿小厮的后代们留的。

    就因如此,清露特地嘱咐刘秀芬,宅子还是要建成小岭村的那样子,要结实、实用、舒适、适合乡间生活、用料一定要好,她是打算在这里生儿育女子子孙孙无穷尽的……

    这些要求都变成了重重压力,使得刘秀芬和栓子为了这套宅子,费尽了心血。尤其是看着每过个把月,银箱子里的金锭子就往下缩缩三寸,让自认为早就见识过大富贵的刘秀芬,心里也开始没底儿了——这要是银钱花出去了,宅子却盖得不好,不用清露说,她都得心疼得什么似的。

    幸好,寿公公给的工匠原本就是打算到北平修王府和侯府的,十分得力,清露给的几个嬷嬷也是宫里出身,对各种规矩例制那是门儿清,对各种奢华用品更是在行得不得了,加上自打当初清露从双岭村希望学堂往秦家村添置人手,到现在很多人都在这里安家落户了——待遇完全一样,又何必一定在双岭村挤着?毕竟,秦家村的气候更适合居住!

    现在,秦家村的希望学堂也办起来了有七、八年了,而且因为地方大,人口多,自打一开办起来,规模就是双岭村的数倍,男子女子的直接分开了。

    这使得刘秀芬有了大量的帮手,达到了万事不愁的状态。

    此外,听说清露要在这里盖宅子,秦家村的村民和将军县的人都乐坏了,他们本来就是秦怀恩的嫡系,又经受过没有清露“经管”的苦,想到从今而后就能一直享受秦家的提携,简直是乐坏了,那愿意白做工的青壮年是蜂拥而至啊!

    当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