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5节 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第2/3页)
到最难以跨越的阻力。
在核定田产的过程中,一些“大户人家”根本就不把他这个小小的胡麻官儿放在眼中:有的人家是家主出面直接打压;有的人家干脆派恶奴羞辱;还有人凭着关系央告求情连威胁带行贿的;更有甚者竟然敢直接将他赶出门去……可谓嚣张得可以。
而这种种嚣张的背后,是一个个的利益集团,戏中借助一个奴仆的口,显摆着他们家的“大靠山”,原来这些人家都是和“大人物”有着七拐八转的关系的。
“律令中既然给百姓的田税从原来的三成减到了两成,那么挂不挂靠官员,就都没什么关系了,”当初清露就曾很仔细地给大家算过这笔帐,“反正挂靠也是要交给官员两成好处的,那么这笔银子到底是交给官员个人还是交给朝廷,对百姓来说又有什么差别?!”想来就算官员们贪婪,一心要凑够个人免税亩数,百姓们也不肯为这点小利去冒掉脑袋的风险的。
这个就是清露所谓的“釜底抽薪”。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政令的推行阻碍会小,因为还有很多人就像戏文中表现的那样,是“扯虎皮拉大旗”的主儿,他们或是和官员勋贵们沾亲带故,或是得了脸面另外立户的奴才,还有的则是有利益牵扯……
因为此前是依靠关系享受完全免税的,所以除了官员勋贵们本身,这些人才是在律令中被动了蛋糕,受损失最大的,现在这样不遗余力地反抗,实属正常。
对此,清露做了很细致的分化,对有利益牵扯的那些人,她管不了也没想管,那合着是公叔瑾该操心的事儿,但对前面的那些人,她则是下狠手打压的。
具体方法是在戏文中借县令的口,给他们一通狠骂,将他们自己无能,却一味霸占朝廷税收和“靠山”利益的小心思,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当面,说他们是蛀虫,正一口一口地吃掉朝廷的锦绣江山和“靠山”用来传给子孙后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