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去年夏天你做了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 去年夏天你做了什么? (第3/3页)

突触,突触还分电突触和化学突触,电突触不说,每个化学突触都还分几百上千个突触泡,每个突触泡传递信号还因递质分子数量的不同有很大范围的变化。

    不仅结构复杂,大脑的运动也是并行架构,人的思维并不是像电脑一样,一步步传递信号。随便一个念头,就是大脑不同区域的数十亿脑细胞在同时运动,这跟量子计算在原理上很有相似之处。

    当然了,夏鸣这么将二者联系起来肯定是牵强附会的,但徐教授的研究在大方向上是差不多的。

    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夏鸣就大概能明白了徐教授和唐晓棠搭建的“融合人工智能平台”到底是什么原理。

    这个平台是用某类结晶化的人工神经突触,附着于超导环境下的特殊金属网,模拟电突触的原理,形成一个“模拟大脑”。这只是硬件,软件则是以四进制为基础的量子计算方法。

    徐教授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的研究有些难懂,简单说,就是假设徐教授的学术主张是正确的,人的大脑运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量子计算”,那么由人工神经突触组成的“模拟大脑”应该也存在着简单的神经量子计算。

    将这个假设作为研究前提,就没必要从量子效应本身着手,用粒子加速器来观测量子层面的变化,而是就将它当成一台量子计算机来运转。如果运转结果符合量子计算的特征,研究就获得了成功。

    说起来简单,实际的研究却不是运转一次,得了一个结果,就能下结论,而是有很多步骤和阶段。

    模拟大脑的设计是徐教授完成的,运转方案也由徐教授制定,而真正造出这个模拟大脑的是唐晓棠。她是生物工程学博士和材料学博士,结晶化人工神经突触和起到信号输入、传递和输出作用的特殊金属网,以及整个平台的超导环境搭建,都是她的功劳。

    “果然得膜拜啊”

    搞懂了这个平台,夏鸣对徐教授和唐晓棠是由衷的敬佩,

    然后他又很疑惑,如果这些资料没有问题,徐教授和唐晓棠在原理上对他又没有保留的话,这样的“模拟大脑”,只不过是在很粗略的层面上模拟大脑的运转,怎么能造出自己脑子里的r3ai?

    懂得越多,越觉得不懂,看来还得眼见为实

    第二天,夏鸣走进地下室,没看到充满科幻气息的装设,控制室里是一溜儿机架和土里吧唧的办公桌,实验室里那个横卧的巨大绿色甜甜圈怎么看都跟高科技无关。

    甜甜圈直径大概有五六米,粗接近一米,加上支撑着它的水泥柱子,差不多有一人高。

    夏鸣绕着甜甜圈转悠,林澄提醒说:“运转的时候会加注液氮,到时候千万别靠近,不然就是直接撕掉一层脸皮的下场。”

    夏鸣乖乖点头,这个甜甜圈各种意义上都是令人生畏的存在,比如他脑子里的r3ai,应该就是从这里溜出来的。

    摩挲着那层绿漆钢壳,夏鸣问:“它叫什么?我是说这样的东西,应该有个代号吧。”

    “r3ai”,林澄说出了夏鸣心中一震的名字,下一句话让他瞬间失神。

    “不过大家都叫它千颜。”

    “千颜”

    已经压在心底深处一年多的名字,就这么跳了出来,让夏鸣心中一颤。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夏鸣哑着嗓子问,不敢把脸转过去,怕林澄看到他异样的神色。

    林澄耸耸肩:“晓棠取的,她说r3ai就像个千面人,我们的研究就是找到它的真正面目。”

    夏鸣哦了一声,情绪平复下来,还真是巧合啊。

    控制室里,唐晓棠没理会两人,就看着手机,然而手机屏幕上却是夏鸣的侧脸,应该是实验室里的摄像头拍下的。图像放得很大,能清晰地看到夏鸣的表情,惊愕、讶异、悲伤,在他瞪大的眼睛和发红的眼角上都能看到。

    “去年夏天,你做了什么?”

    唐晓棠低声呢喃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