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34 太上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534 太上皇 (第3/3页)

成为「轻装甲师」。

    轻装甲并不是指坦克的重量,而是指数量,从去年开始,美国装甲师中除了侦察部队以外,退役了所有轻型坦克。

    这种情况下,埃森豪威尔能一口气拿出8个装甲师,确实没藏私。

    「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从俄罗斯人手里,把柏林抢走——」巴顿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战争临近结束,西线盟军居然前所未有的达成一致,这让巴顿都感觉有点不太真实。

    杨·史沫资还是老女干巨猾。

    作战会议上,杨·史沫资一言不发。

    等会议结束,杨·史沫资提醒巴顿,要小心英美联军背后的小动作。

    「昂撒人永远不可能给与别人真正的信任,对南部非洲更不可能。」杨·史沫资曾经对英国的认同感,现在早已荡然无存。

    说白了就是德不配位。

    就英国那巴掌大的地方,一旦失去海外殖民地的输血,英国会比法国更惨。

    法国的问题虽然多,至少内部还算和谐,对法国的认同感很高,政见不同很正常,没有根本性矛盾。

    英国内部问题重重,都不用放大到英联邦,就英伦三岛那点地方都没有搞明白,爱尔兰常年***,威尔士冷眼旁观,苏格兰看在钱的份上还能忍,可万一有一天英国没钱了呢?

    本质上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种都不一样。

    英国只有英格兰人是昂撒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以及苏格兰人都是凯尔特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当初打了不知道多少年才靠和亲成为同一个国家。

    英国和南部非洲现在的关系很复杂,巴顿嫌弃英国人的同时,英国人也看不上南部非洲,只是出于共同利益才不得不成为盟友。

    欧洲这边,国与国之间的结盟和翻脸太正常了,千万别当真,所谓的什么「契约精神」只是说说而已。

    正所谓越强调什么,就缺什么。

    所以整天喊「契约精神」的人,是最缺乏契约精神的。

    首富才不会整天强调自己是首富呢,最多会说其他人都没我有钱。

    猪养肥了,离死就不远了,除非主动瘦身,或者证明自己还能更肥。

    「我明白,所以我才要求前线部队的所有指挥权——」巴顿胸有成竹,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想拿远征军当枪使,巴顿也是想拿英美联军当炮灰。

    伞兵空降也是有讲究的。

    埃森豪威尔跟蒙哥马利将英美联军的伞兵,空降到德国人的装甲兵头上,等于是找死。

    巴顿把伞兵空降到科隆和凯塞林军团背后,堵上了最后一个口子,于是就了雷马根镇的全歼。

    柏林是德军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些对第三帝国还心存幻想,或者是决定

    和第三帝国同生共死的德军,肯定会死战到底。

    这时候投放伞兵的时机,以及地点就很重要了。

    之前巴顿还担心远征军伞兵会伤亡过大,反复犹豫。

    现在不用担心了,先把英美联军的伞兵扔过去,提远征军伞兵吸引火力,然后远征军伞兵再出来收拾残局。

    完美!

    「你确定是所有吗?」杨·史沫资坚持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就算让出指挥权,也会从中作梗。

    阳奉阴违嘛,英国人的老传统了。

    「如果他们敢那样做,那他们就将缺席柏林之战。」巴顿不怕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找麻烦,在占领柏林这个最大的荣誉之前,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

    对于欧洲战场来说,占领柏林是最大荣誉。

    对于东亚战场来说,占领东京生擒国王才是最高荣誉。

    东亚盟军在北海道登陆后,就没有下一步动作了,这让麦克阿瑟很不甘。

    埃森豪威尔有一颗成为政客的心,麦克阿瑟也不甘寂寞,否则在一战后,麦克阿瑟就不会跑到菲律宾去当太上皇了。

    菲律宾现在已经成为麦克阿瑟军人生涯最大的污点,就算战争结束,麦克阿瑟也不想再回菲律宾。

    在日本当太上皇也不错。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