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4章 雄姿英发的将门虎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24章 雄姿英发的将门虎女 (第2/3页)

是饴糖吗?”

    徐妙锦摇头,呲着牙笑道:“霜糖,顶好的那种!”

    徐增寿一下子张大了嘴巴,这真是个大财源啊!

    目前大明的市面上,就是饴糖和蔗糖两种,

    所谓饴糖,就是用稻谷麦子发酵出来的,大约理解成麦芽糖就没错了,所谓含饴弄孙,说的就是拿饴糖逗小孩子玩。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甜味来源,几乎家家都会做,市面上也不算贵。相比起把糖当成奢侈品的西方,咱们的老祖宗聪明多了。

    至于另外一种,就是蔗糖,这个价钱就离谱了。

    据说是在唐朝的时候,中国从印度借鉴了蔗糖的工艺,很快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大规模制取蔗糖。

    发展到了元朝,几乎各大城市,都有蔗糖出售,价钱也算公道。

    事实上,长久以来,中国的糖价都算平稳。

    只不过事情到了洪武朝,有些变化。

    老朱为了休养生息,恢复民力,下了严厉的旨意,在各地广种粮食,江南的桑树都被砍掉了,岭南等地的甘蔗也被压缩到了极低的水平。

    这一招在国初,绝对是正确的,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江南一带,人们开始有点积蓄。

    而人一旦有钱之后,第一样快速增加的消费品,就是糖!

    目前最好的霜糖,在应天一两银子,只能买到三十斤左右。

    “去年的时候,五十斤也不过一两银子而已,瞧这意思,离着翻倍不远了。”徐增寿道:“妹妹,难道辽东能种甘蔗?那你可要发财了!”

    徐妙锦鄙夷道:“四哥,甘蔗需要在雨热充足的地方种植,北方怎么可能!”

    “那,那你哪来的霜糖?”

    “笨!谁告诉你,除了甘蔗,别的东西不能榨糖的?”

    “还有什么?”徐增寿是真的不知道。

    “甜菜啊!”徐妙锦笑嘻嘻道:“哥,我在大宁那边,买了十万亩地,都用来种甜菜。只是甜菜需要两年才能榨糖,今年是没有了,必须等到明年,真伤脑筋!”

    徐增寿的重点全在十万亩土地上,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说三妹,你现在,到底有多少钱啊?”

    徐妙锦歪着头,很认真想了想,“没有多少的,如果算上钢铁厂的股份,全部折现,最多能买半个王府……不过现在折现就亏了,很多作坊等到明年盈利之后,就会价值倍增的!”

    “然后你就能买下王府了,对吧?”徐增寿怪叫道。

    “还要看大哥的意思了,他想卖我是不会介意的!”

    ……

    徐增寿觉得自己受到了沉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