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尽力打造一个完整、崭新的道教流派体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7.尽力打造一个完整、崭新的道教流派体系 (第2/3页)

,令礼部侍郎何蔚持贲玺书信币、诣终止山纯阳观,请清风祖师补书。高祖曾对何蔚言:朕不敢让寻常官吏叨扰先生,委卿专往,必冀神仙手笔,今古相续耳。”“何蔚至终南山,仙鹤飞旋,龙虎长啸。清风祖师写经之时,神人降世护卫,皆精诚所致。”

    【灵宝派】:

    奉《洞玄灵宝经》作为本派首经。此派初代祖师为道祖大弟子,奉灵宝天尊为太上教主。

    宗门拥有一座【元始洞天】外,还占据“七宝林”这块玄妙福地。【灵宝天尊】当时试图自立为教,取名为【太上教】,引来其余两派的攻讦,成为三派彻底分裂、转入冲突的导火索。灵宝天尊是道祖“开山弟子”,“闻道最久,故而得道最多”,所以灵宝派早期势力最大,其余两派只能联手抗衡。在斩魔台一役中,灵宝派大伤元气,从此开始蛰伏。

    灵宝派的“中兴之祖”李郁,撰写《天真合道集》,被誉为丹经之祖,且主张外儒内道、积极入世,《天真集》分内外篇,外篇讲述外炼金丹,内篇阐述内炼之法,广为流传,是丹鼎派的立身之本,所以李郁是后世公认丹鼎派祖师爷。

    李郁使得原本式微的灵宝派重新崛起,并且迅速融入世俗王朝,成功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后世佛道之争的主要力量,灵宝派著名道士柳圆宗撰写的《道祖化胡文》,就是佛道相互倾轧的产物。

    一些主要教义:“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悲恐惊憎,如是等故,皆相伴左右,如影随形,挣之不脱,恼之更恼,苦也。其根乃七情所定,六欲所生,噫!若非洞破迷障,何获清静清凉清自在。狂躁魔窟火烧天也。”

    “真本现,妙门开,纵横天地耶有阻,肖遥九天任我游。神通?小术也。挟道真者,勿以小术而宣扬,有辱【太上正教】。”

    “清静六根,断诸邪障。道清神明,六门自开,六贼自除,六根乃静。回照寂然,诸魔邪孽,由此而消,六天妖魅,由是而灭。寂然不动,【与道合真】,归府清虚,享【清微大道】也哉。”

    “【我即元始,元始即我】。布度运化之时,即显玄妙。三界之众,一切仙凡圣贤神鬼等众,均不出乎无极运化,不出乎金斗混元。但得一气之功,升玄入妙,见证道真。圣意假立文言,故名曰经。无私济度,三界共用,【无量功德】。”

    “通玄灵妙,以静笃而入妙门也。道渊谓:文烹也。破邪金刚,勇猛清进,诸天邪魔自退,内景自清。道渊谓:武炼也。”——此处是灵宝派认为他们同时是世间练气、武道开山鼻祖的根据之一。

    “灵道诀云:莲发于天心,体现于莲台。道真存于胸膺,乾坤只在掌内。”——灵宝派的三大镇派功法,有两处来源于此,一个是防御极强的【天心莲台】,一个是攻击力无穷的【掌握乾坤】。

    【道德派】:道祖三弟子所创,并无立教野心,始终为【道德宗】。一直奉行兼容并蓄。在早期,声势不如上清、灵宝两派,但是后来者居上,道德派在中后期发力,道德派的“正宗”、“祖宗”——【道德宗】不但占据了青溟天下的那座【玄都祖庭】,道德宗之下的两座“上宗”,【玉清宗】和【大道宗】在正气天下的版图上也地位显赫,皆以宗师、天师作为尊荣称号,下宗有【宝诰宗】【真龙宗】等数个。道德派并没有自己的首经,主经则有《太平经》《悟真篇》等,此派高材辈出真人云集。在后世被尊奉为“国师”、被帝王追封为“真君”的道士,数量之多,在三派中可谓一骑绝尘。编著了《三洞玉录》《真灵神仙谱品》在内一系列脍炙人口的道教“根本”经典,都是修行的重要依据。

    附:《三洞玉录》制定了道教史上最完整的“清规戒律”、“斋戒仪范”。《真灵神仙谱品》则向世人一定程度上“证明”、或者说“泄露”了天庭诸神的存在,这也直接导致了【神道体系】的衍生发展。

    道德派有“东宗四祖”、“西宗五祖”、“十八宗师”和“三十六代天师”等说法。

    道德派支派众多、枝叶茂盛,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两派,“西方真仙道”和“东方天师道”,前者存在意义,主要是为了对抗佛教势力的向东渗透,后者则主要是龙虎山赵家“一家一户之兴衰”。

    【二,道教发展中期】:

    在三派鼎立的形势结束后,迎来了道教史上群雄割据的复杂格局,在此千年期间,数百个道教大小流派骤然兴起骤然衰亡,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昙花一现,“真人、国师多如牛毛”就是这个时期的独有景象。

    道德派因为率先提出三教合一,加上涌现了一大批天赋出众、才情惊艳的陆地神仙,地位和势力大涨,逐渐超过了原本底蕴更加雄厚的上清派和灵宝派。

    除了道德派开始领衔天下道教之外,在世俗王朝有意无意或者被迫支持下,出现了十数座大名鼎鼎的“道法重镇”,道法传承不如三派那么“本正源清”,但是更加融入世俗,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这其中,就有了后世“六山符箓”(或者说符箓六宗)雏形的六座福地道门,除了隶属于道德派的龙虎山之外,其余五山都是在此期间诞生,出现了各山初代的“开山鼻祖”,比如宣朝山祖师王玄淼创立的【神霄宗】,吴筠真创立的【灵符宗】等。

    (附:三派纷争,无暇他顾,于是给了外来之教、佛教对浩然天下的渗透机会,加上三派争斗的余波,波及俗世王朝,列国混战,生灵涂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