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张颌谏言 (第3/3页)
“青州七郡,地盘虽大,实则不需要太多兵力留守。甚至...不需要正规军,我的建议是...扩大水军的规模,将黎阳、青州、山东半岛、济州半岛,这中间的水域,控制起来,提防孙权的水军,北上突袭,哦对了...还有朝鲜半岛的东部,那里也挨着海域,有可能遭到孙权的袭击,也需要水军驻防。留守青州的正规步军,两万足矣,放在治所临淄,可作四处救援。在东平陵、黄县,建立港口、水寨,加强水军的实力。”
“综上所述,我们留守青徐两州的正规军,约十万左右...。”
待张颌说完,袁熙笑道:“看来张将军早有准备,已经有全盘的计划。”
“这是末将的份类之事。”张颌回道。
“嗯。”
袁熙说道:“既然你能办好这件事,我就这事交给你。我会至书沮授、高览、直隶总督鞠义,让他们配合你,在两个月内,调动各地的驻军,重新驻防。同时,军政处也会派遣官员,到青徐各地上任,处理当地的政务。”
“待你忙完了这些事后,将剩余的兵力,都调到彭城,或许...我们还要打一仗。”
袁熙的话使得众将惊疑,战事已经结束,且与曹操结盟,相约三年内不战,还能打哪?
“主公想打东吴?”张颌问。
“寿春距离彭城很近,又是扬州治所,易守难攻,是扬州地区,政治、商业、经济的集中区,攻下那里,不仅在江南扎下了一根钉子,有利于我们以后与东吴开战,更有利于防守徐州。因为东吴要与我们开战,他必须要先攻下寿春。这样一来,我们驻守徐州的兵力,可以将淮阴的两万多正规军,派到寿春。加强扬州地区的军事实力。再有,我们的产业、纸铜货币,也该推广到东吴了,而寿春,就是一个现成的中转站。”袁熙起身盯着旁边的地图:“当然,寿春并不好取,据说孙权格外重视,派了上将周瑜、甘宁、徐盛等,计四万兵力驻防,这差不多是孙权麾下,一半的军力。说是为了防备淮南的李通,可在我看来,他是在防备我们。因此,我们这里一出兵,他肯定会知道,并且做好守城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