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两棵枣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两棵枣树 (第2/3页)

发得很快。娱乐圈里的气氛变化似乎并不大,但是包括报业但不局限于报业的各大新闻媒体上,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展开了一场关于美国人到底有没有文学、喜剧的鉴赏能力的大讨论。

    “那些说美国人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论调一点都不酷。虽然美国的历史很短,但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的大家并不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绝对不存在鉴赏方面的障碍。”南加院教授的话还是很有权威性的,之前被鄙视了的美国观众们一片叫好声响起,觉得这才是文化人。

    “某些人总是自以为是,觉得他们是从事相关行业的,就比普通人厉害一些,实际上普通人里面不乏诗人,不乏作家,不乏大师。”这就是在反嘲讽那些编辑和影评人了,这位社会活动家的在门户网站下的留言板里,不乏一些“就是就是,他们牛什么,老子的修车厂一个月赚他们打字打一辈子的钱”这种留言。

    李经明在这里呆了那么多年,当然清楚美国人其实的确是没什么鉴赏水平的,太过从众,这点从威廉.福克纳前后半生的不同境遇就能看出。威廉.福克纳刚开始的时候处处碰壁,随便站个人出来就能把他写的东西批得一文不值,等到混出来以后,文学界简直把他当神供着,在纸上签个名字都要赞一句“先生好文采!”至于天朝人“《野草.秋夜》中‘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试作点评”这种问题。美国人绝对答不上来,顶多人家叫好跟着鼓鼓掌,或者猜猜那两棵枣树里哪一棵是树人先生的身外化身罢了。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出来后也是一样,本来诺兰的电影是没什么人看的,可是后来诺兰自己找了水军搞起了病毒式营销,装作是粉丝的样子到处说“诺兰的电影太吊了,就你们这群智商余额不足的渣渣是绝对看不懂的,别浪费钱买电影票了,还不是去买两个热狗来得实惠,什么叫开放式结局明白吗?”就算是真的傻子,听别人叫自己傻子还不高兴呢,谁能就这么承认自己智商低?美国人(不仅限于美国人)被这种低级到了幼稚的激将法一激,纷纷掏钱买票去看了《盗梦空间》,然后还在博客、脸书上打写特写观后感,非要别人承认他是真的看懂了。

    电影从低门槛的创作形式和以盈利为目的运作方式上讲,跟原本传统范畴内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冲突,所以一直被称作“第八艺术”以作区分,而这种冲突集中体现在了它对于大众的依赖上。原本的艺术,更多的倾向于收藏,字画也好雕刻也罢,大部分都是收起来了,展出往往也是仅给“懂得欣赏的人”欣赏。真正能享受到艺术二字的永远是社会的最上层,他们不需要也不屑让平民大众理解,而电影则不同,电影的基调不能定得太高,想雅都雅不起来,一旦逼格设定得高了,就跟失败划了等号。

    《盗梦空间》说是烧脑,其实只要有小学三年级的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