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纪初的冲突 (第2/3页)
家两个帮忙看院的了。
如此一来气得李沆回家就吐血晕了过去,本就身体不好,这下恐怕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接下的事态发展让人大跌眼镜,吐蕃六谷部长潘罗支率部刚与党项军交战便溃败而退。回鹘部队行至半路,听闻吐蕃溃败的消息立马调头打道回府了,拿了钱是出工不出力。
些个银钱打水漂了是一回事,关键这“以夷制夷”的政策可把这几个藩属养了好些年了,要啥给啥的,就差把开封府的这些个瓦舍勾栏里的歌舞姐儿们弄到前线去犒军了!
非我族类,靠不住啊!所以真宗现在心中真有些慌了,御案下面,当初力谏真宗继续“以夷制夷”的臣僚们心里更是忐忑,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直冒冷汗,这官家要怪罪下来,这可吃罪不起啊!赶紧的,这头有多低埋多低,万一被官家瞧见自己,这一个不顺眼自己就成背锅的了。
此时,沉默许久的真宗猛的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吓得旁边侍奉的侍官赶紧上前搀扶着,这下可把这些臣僚们吓坏了,慌忙将笏板举得更高了,全部都跪倒匍在了地上。
“李卿,李卿,李卿呢?”站起身子扫了一眼下面这些大背朝天肚子贴地的僚臣们宋真宗仓促的念道,却又在紧皱眉头似在喃喃自语:“对,对,上次若听李卿之言,此事至今恐不至于此,朕一时糊涂了啊!”
“李卿何在!”
“启禀陛下,仆射大人早些日子病重,曾向陛下告了假,陛下开恩允了仆射大人这视朝和常朝可以不必参朝,并令其卧床养病!”旁边的内侍官扶着真宗手臂,佝偻着身子恭声答道。
宋真宗听言叹息一声,慢慢坐回龙椅后,看着下面的众臣僚又叹了一口气道:“众卿家,如今我大宋前有狼后有虎,贼人虎视眈眈,我汉家土地,且容他蛮夷染指?众卿家,谁可有良策献上?”面对官家希冀的目光,殿下一片缄默。
真宗见此情形心里便知道了,这些个臣僚怕再说错话了。
他摇摇头,最后目光直接落在了一个人身上,手扶额头思忖半晌后,从容起身道:“既如此,众卿就此散了吧,今日常朝朕要坐朝,稍会儿便改在大庆殿再议此事。”言罢宋真宗便起身离开。这让下面如履薄冰的臣僚们终于松了口气。
“宣尚书工部侍郎寇准前往紫宸殿,其余等退朝!”
“臣寇准领旨!”
殿中一中年男子立马叩首喊道,起身后他摇了摇头似乎思考着什么事,好像又对官家单独约谈自己并不感到意外。
“多事之秋啊”男子叹道,随后便拢了拢官袍,正了下官帽,随着内侍出了垂拱殿。
入夜不久,灵州城,现在应该唤做西平府了。
城墙上,一排排火把把城墙垛子照得黝黑发亮,从城墙上眺眼望去,古老苍桑的塞上风景与远处的一片星光灿烂融为一体,直叫人心旷神怡。
“呵,终于有闲工夫好好瞧瞧这风情了,只是不知那开封府此时的光景是如何呀!”一位面像不过25岁的英姿少年,长发披散,剑眉大眼勾鼻,身袭长袖皮袄,背挎一张神臂弓。
这少年似是很久未曾如此放松过了,很是惬意的卧在两个城墙垛子之间。
“张浦此时怕是过了延安府了吧?”只见一位约八尺,体型略有些削瘦,穿着青色宋袍估摸40岁出头的中年男人背负双手背对着少年而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