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的机会 (第3/3页)
每万人中只有一个能通过选拔。
我很幸运,是万中之一。尽管通过了选拔,但这并不代表我就可以上太空了。我和众人还要接受更加残酷的训练。于是,我来到了宇航军某训练基地。
训练很苦,很难。八大类,五十八个专业,我们都要学习。从基础理论训练,到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再到非人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
面对着种种困难,我出乎意料的全部扛了下来。在太空环境适应训练中,训练最多的是离心机,通过离心机的高速旋转,来适应加速度带来的超荷载,这是我感觉最难的一个科目。
每次做训练,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部肌肉变形,呼吸非常困难,眼泪也控制不住的往外流。
每次训练完,我总会想起大哥。我所经历的一切,他都经历过,真的很不容易。
这样训练了一年,我考核合格,最终成为了“逆风快递”-宇航部的一名小型舰准驾驶员。
考核完成,我得到了半个月的假期,假期结束之后,我将和考核合格的同事们乘坐“逆风一号”大型运载火箭升上太空,一同升空的还有“逆风号”宇航级运输舰。
“逆风一号”运载火箭和“逆风号”运输舰将同时升空,成功升空后,“逆风一号”装有我们的运载舱将和“逆风号”运输舰进行轨道交汇与空间对接。对接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入“逆风号”运输舰实施操控。
“逆风号”的升空动用了六枚运载火箭,这六枚火箭携带“逆风号”各个部分升空后。会由这六个部分先行交汇对接,组成完整的“逆风号”,而后完整的“逆风号”再与装有我们的运载舱进行交汇对接。
因为功能不同,所以这些运载“逆风号”的运载火箭结构与我们乘坐的“逆风一号”有所不同,且稳定性,安全性要稍低于“逆风一号”运载火箭。
我很珍惜这十五天的假期,因为火箭升空之后,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想回家就回家了。我要回家,可能要在太空中待一年,三年,像大哥一样待六年,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