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胎神”唐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胎神”唐牧 (第2/3页)

相声和三人相声。在1872年刊行的《都门汇纂》一书中有一首咏穷不怕的竹枝词:“白沙撒字作生涯,欲索钱财谑语发;弟子更呼贫有本,师徒名色也堪夸。”

    习之为术,悟之为道。唐牧在天桥学了三年的穷不怕,凭着自己的悟性,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假的说成真的,真乃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这种人流落六里地这种人流量大的地方,入了药行当,一不会医,二不懂樵,能有什么见地?

    人活着,首先要吃饱饭,唐牧流落之初,最先靠的是卖药。他的惯用伎俩,通常是来一段《三国》或《聊斋》,《西厢记》,于人多之处,开口洪亮道:“三姓家奴!休得逞狂!你家三将军!在此……”

    一旦观众集聚驻足,便从药匣中取出脸谱,一面说书,一面应情节需要,相应地变化成孔明、刘关张或者是白脸曹贼,引得人们驻足围观。川剧学的是有模有样,着实令人佩服,这东西到如今已经成了国家保密。

    时不时的,唐牧还站在高处撒些药糖,惹得那些贪便宜的老婆子哄抢药糖,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这种模式在江湖上叫做“圈连子”,说白了就是一种聚众模式。像极了现在的明星演唱会,唐牧啊,你有出道的潜质,可惜生不逢时。

    唐牧的《三国》,讲得那是一环扣一环,见缝插针十分紧扣,半个字也插不下来。

    “且说曹操打开匣子,云长公别来无恙,呲溜,眼睛一睁……”

    待说到热闹关键处,突然停讲,开始卖药:“各位南来的、北往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小姐们丫鬟儿们、各位看官从这看、从这瞧。小弟我今借贵宝地献丑卖药,常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有钱的帮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今天来到贵宝地,就不打算走了,带了祖传强身大力丸、金疮药、止痛膏二十副,只为混个活口凑个响钱……”

    除了这些,唐牧还卖所谓的落胎神药“春方打胎”、“长阳种子”、“就地止咳”,以现在眼光看去,像极了江湖骗子,不过这也是人家的生存之道。

    大家急着听《三国》,纷纷买药,药卖完了再听他胡说八道。除此之外,唐牧还以快板、“暗春”表演等招徕顾客,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在六里地存活下来,成了大众明星,比较会快板,会说书,还能川剧变脸,这谁顶得住啊,或许有些姑娘都已经芳心暗许,只是说不出口而已。

    三樵之首熊瞎子的独生闺女熊念云,是唐牧的忠实粉丝,药铺没事的时候,就背着她爹,偷偷跑到街头看唐牧讲书、卖药,把本来就不多的钱给了自己“未来的丈夫”。

    花季姑娘受不了诱惑,好奇心强,唐牧满嘴跑火车,胡说一通,说得熊念云满脸的崇拜,更时髦的是风化在他这里根本不管用,他早已经学会飞吻,那家伙,场面都快要控制不住。她老爹熊瞎子发现她行踪诡秘后,气得够呛,关于唐牧偷窥的事又不好得直说,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