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出征 (第2/3页)
薛博文脸色一变,其他的几个世家子弟也是有些害怕,顾君延接过刀,一步一步的向薛博文走去。
薛博文满眼惊惧:“我,我爹是,我爹是户部尚书!你不敢杀我的,你不敢……”
顾君延没等他说完,手起刀落,薛博文的人头落地,眼睛里的惊惧定格,还来不及闭上。
许冠一赶来的时候,薛博文刚被斩首,他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对着顾君延怒道:“少将军!你无故斩杀士兵!我定会禀报给陛下!”
顾君延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本将军求之不得!”
许冠一和顾君延进了宫,户部尚书已经在御书房外哭倒了,看到顾君延,户部尚书直接扑了上来:“你还我儿子的命来!”
顾少将军用一只手就制服了户部尚书,户部尚书脸色憋得通红,顾君延冷冷地说道:“养不教父之过!薛大人有这个心思兴师问罪,还不如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有问题!”
小德子急忙走了出来:“陛下请少将军和许大人进去。”
顾君延松开了手,户部尚书跌坐在地上,看着顾君延的背影怨毒而仇视。
顾君延和许冠一见了李晟,李晟很生气:“少将军,你真是好得很!薛尚书的爱子,进了军营第一天就被你斩了!你可真会给朕找麻烦!”
“启禀陛下,兵是许大人招的,这怎么能说是末将找来的麻烦?”顾君延很是客观地说道。
李晟一时语塞,许冠一却又道:“陛下!臣奉旨招兵,一切合乎法度,少将军无故杀人,此事与臣无关,请陛下明察!”
两个人吵得李晟头疼,可是人已经死了,又能有什么办法?罚顾君延吧,大辽国虎视眈眈,不罚吧,又怎么跟薛尚书交代?
而且顾君延理直气壮,信誓旦旦,一副他没错的样子,李晟气得,真不想见到他,开口就把人给赶走了。
顾君延得了话:“是,末将告退!”他也没兴趣在这挨骂,他还有挺多事呢。
顾君延居然真的就走了!
李晟指着顾君延的背影,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到底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顾君延目中无人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当年乾元帝在世的时候,顾君延就是这个脾气,当初还敢当众打陈阁老的脸。
以前李晟不觉得有什么,可换了自己当皇帝,可就受不了了。
许冠一静默在一旁没有说话,等到李晟发完脾气,许冠一才道:“少将军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薛大人向来以陛下马首是瞻,少将军偏偏杀了他的儿子,这自然是不希望陛下在军中发展自己势力,所以才杀鸡儆猴!”
李晟听完久久没有说话,眼神却变得阴郁难变。
“陛下,少将军这明显是针对陛下来的,他本来就因为征兵的事和陛下有分歧,对陛下不满,如今让他抓到了把柄,当然是要借题发挥一番。”许冠一说道:“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不想让陛下掌控兵权!顾家狼子野心,由此可见一斑!”
李晟眼神晦明,当初裁军的时候,是顾衍山让步,可是顾君延却没有同意,还是顾衍山把顾君延给压下去了,现在顾衍山也解甲归田了,再没人能管得了顾君延了。
许冠一适可而止,没有再说下去。
顾君延回到府中,苏云来已经知道了今天发生的事了,她很是忧心忡忡,顾君延对她的担心不以为意。
“我不能让他们这么胡闹,败坏顾家军的威名!再说我也没做错什么,你不必如此担心。”顾君延宽慰道。
苏云来忍了又忍,终于忍无可忍:“你今天杀的是户部尚书的儿子,你马上就要带兵出征了,粮草都是户部掌控的,如今许冠一是兵部尚书,你又素来与他不合,若是二人联手,在粮草上为难你,你到时候带着饿肚子的士兵打仗么?”
顾君延神色一变:“他们,他们不至于这么下作吧?”
苏云来叹气:“杀子之仇,还有什么下作不下作?”
苏云来说完,却看顾君延一脸坦然,并不担心的样子,心中不禁一恼,这人向来如此没心没肺的,事情都这个地步了,居然还不知道着急。
顾君延道:“我既然做了,就不后悔,是他们做错了,不管什么后果,我承担便是,他们打人在先,触犯军法在后,如果我为了顾忌后果就不惩处,顾家军百年军规又置于何处?”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瞻前顾后,阿晚,我会瞧不起自己的。”
苏云来微微地叹了一口气,也许正是因为他这样,所以她才会为他倾倒,有些人,做任何事情,从来只是问对不对,而不是考虑后果之后放弃。
他总是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她虽然担心,却不能让他改变。
算了,她总是和他在一起的。
顾君延杀了户部尚书的儿子,这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把儿子送进军营的人家心里都开始打鼓,这顾君延就是个疯子,才不管什么后果,一不小心命就没了。
李晟也很头疼,户部尚书天天在闹腾,可是顾君延师出有名,李晟也没办法。
顾君延大概知道了许冠一不靠谱,然后又开始插手征兵的事,两个人的冲突不断,越发的剑拔弩张。
就在此时,辽军突然陈兵城下,袭击了徐州城外的一个县城,单方面撕毁了和平条约。
两国和平共处的日子,只维持了五年。
顾君延急忙点兵出征,所有的分歧和争辩,在战争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离开京城的前一夜,整个将军府的气氛都显得格外的凝重,连顾晴好都乖巧地不再调皮。
苏云来亲自给他准备好出行的行李,主要是药品,当初齐夙英去江南的时候特意留下的许多治疗外伤的药,还留了五颗保命的药丸,说是危急时刻可以服下,这一次,苏云来把这些药都给顾君延带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