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起平京 第十八章 说书,听书 (第2/3页)
期开拔。”
“啪。”
醒木一响,立刻有一童子心领神会端着手中的铜盘一桌一桌的走过,听客们听的兴起,随手洒下些许铜板,也换来一声谢谢大爷,一些家境殷实的公子哥出手就要阔绰,散碎银两落在铜盘中的脆响,确实比铜板脆生许多。
童子缓步走到最后,几位新进来的听客寻不到坐处,索性便站在门边,那童子也不怕生,走近之后小脸抬起,一番不知打磨了多少遍的言语脱口而出。
“这位大爷,我们祖孙二人靠着一张嘴讨生活,您若觉得那段书还入耳,随随便便打上个三钱五钱的,给我爷俩一口饭吃,这份恩德小子永生不忘,到了还记得此生衣食父母多您这么一位,日日想着,夜夜念着,福寿永.康,病祸不侵。”
要说这童子年纪虽小,眼力劲可是不弱,看一眼对方桌上的茶水果盘也能猜出七八分来,若只是偶尔来听乐的普通人家,张嘴可不敢要三钱五钱,一两个铜板叫你声大爷,你高兴我也不吃亏,如果是那些就爱一口的公子哥,你要少了他不高兴,尤其那些个姑娘少妇,见着这般精致的瓷娃娃,可不就安心做那衣食父母。
苏问摸了摸身上,着实找不出散碎的银两,只好摸出一枚银锭,那声响就又要抬上一截,童子兴许是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钱,笑的两只眼睛眯成了缝,千恩万谢,一抬头瞧见了胡仙草,惊为天人,脱口而出一句,“观音娘娘。”
可是把冷漠的胡仙草都给逗乐了,轻抚着孩子的脑袋,又从苏问怀中摸出一枚银锭丢了上去,轻声道:“去,买糖吃。”
苏问倒是不心痛,可一旁的小仆人早已是咬牙切齿,在他眼中那童子那里是人畜无害,分明笑里都藏着割钱的刀子。
老人颤巍巍的站起身来,朝着对方微微一鞠躬,神情依旧,多少还是有些读书人的气节,不少听客都被胡仙草的姿容吸引去了眸子,好在旁边站着一座比熊瞎子还要吓人的牛霸天,总算是没让老人后半段的说书变成对牛弹琴。
醒木落下,老人继续开口说道:“老朽方才卖的关子,到这可要说上一说,要说那李居承何来的底气去搅动兵部的混水,又是怎么自信六月内亡晋,这就不得不提一提他身下那十二位义子,以忠字打头,孝字结尾,其中十字道德,这十二位义子可谓是文武双全,今日我们先来说说这第一位义子,征晋第一功臣,武安侯李在忠......”
苏问没有再听下去,起身去了二楼,说书讲究一章接着一掌,吊着你的胃口走,老人这架势少不了要将这十二位义子一一说过,只是苏问最想听的还是李在孝,估摸着还得有三两日的光景。
“果然百姓心中的那杆秤更多的还是觉得李家要比陈家更有分量。”苏问斜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人流。
“管他陈家的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反正不是你苏问的,有这个功夫不如多挥几次剑。”陆行翻开一个杯子倒上清茶,他在冢中就只知道练剑,出冢之后仍然如此,庙堂再高再好终究不是他的归宿,至于那李居承是要做那一人之下,还是要做万万人之上,对他而言更是毫无意义。
苏问撑着脑袋,对方除了剑以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可偏偏在对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