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试飞 (第3/3页)
作人员只负责将它激活,剩下的任务完全由它自己来完成。
罗辑目光紧紧的盯着那台无人机,看着它从地上升起,平稳的飞到工作人员旁边,等待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实验物品放入货舱中。
实验准备的货物是一台小型的无人机,也就是承担端茶送水,在越公司内部运送文件的无人机。
“货物编号oooo1,装载完毕。”
在小型无人机装载进去之后,运输型无人机上出了一声电子机械音,显的科幻十足。
“二维码地址扫描完毕,一号无人机出。”
二维码比条形码能过记录更多的信息,地址什么的更是不在话下。通过无人机的摄像头扫描这些二维码,能够更加让无人机自动执行任务,基本不需要人工控制和引导。
这台无人机的目的地是越公司的办公区,大约三公里。
这个测试要做的不仅仅是考验无人机的度,还有准确度。在它的里面安装了定位系统和度仪,通过飞行算法,能够准确的控制度,在无气流无障碍物路段,最高时可达六十公里每小时,在快到达目的地之后,它便会快的将度降到安全模式以下。
当然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能达到这么快的,因为空中的气流变化不会一成不变,更多的时候还是保持在四十左右。
汽车跑四十并没有多快,要运一个东西就算只是在城区也要跑上很久。但是无人机飞四十比汽车要快上很多,毕竟它不存在堵塞的可能。
同时罗辑还为需要快运输的人,准备了专项无人机,也就是只运输一个东西,不过成本要高上不少。
至于连接方法罗辑已经想好了,在将无人机并入网络后,想要运送东西的人,只需要登6智能小语就可以在里面下单,然后经由越公司的电脑,向距离下单人最近的无人机下达指令,最后执行任务。
下单人的位置识别是通过手机定位,收件人也是如此。在接近下单人和收件人之后,智能小语会自动出位置信号,以供精准识别。
运输无人机在空间中躲避着障碍物,然后一下飞到厂房外面,加向着越公司总部飞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