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九章 开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九章 开战! (第2/3页)

区域,还有个游泳池,全都是为了团队成员放松休息用的。

    但忽然间,一个游完泳回到办公室的员工,一看电脑后,便忍不住惊叫起来:“出事了!”

    “怎么了!”

    其他工作人员连忙围了过来。

    办公室中的罗友恒也听到声音,走了过来。

    这个员工这才指着电脑屏幕说到:“喜丰食品股权变更了!”

    喜丰食品,是李杨旗下的一个大集团。

    这个大集团下面有很多之名食品品牌,比如市面上常见的哇哈哈,康帅傅,伊犁,达利圆等。

    当然了,喜丰食品并不是全额拥有这些品牌,他只是持有了这些品牌的股份,也不产于品牌的运营决策,只是拥有股份和分红。

    因为这些股份的原因,喜丰食品的价值,则是高达百亿。

    不过喜丰食品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喜丰食品,前身其实是一个国企。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国家的市场经济百花齐放,但却有一个巨大问题,纯私企根本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比如说众人熟知的海尔冰箱,旭日升饮料,一个是乡镇企业,一个是农村合作社做大之后的结果,都不敢说自己是纯私企。

    哇哈哈等企业也不敢说自己是私企,因为一旦说自己是纯私企,面临的问题就是政策的高压和不确定性,以及银行贷款难度增加,利率变高,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

    但他们又想做大,怎么办呢?

    办法有很多,最靠谱的是两种。

    一,直接引进政府投资,挂靠在政府下面,比如所谓的海尔冰箱,就挂靠在某镇政府下面,对外宣称也说自己是乡镇企业,神他妈乡镇企业,都全国知名品牌了,九十年代初期就年销售几十个亿,还特么乡镇企业,中央国企又有几个打得过他的?

    第二个办法,那就是直接变身国企!

    变身国企的办法很多,这里就直说关于喜丰食品的办法。

    喜丰食品本身就是个国企,九十年代前后的情况很不好,在资本主义大浪打过来,马上就要被当成沙淘掉。

    但运气很好的是,康帅傅进入大陆市场,但因为政策不允许,康帅傅不能建立独资外资企业,只能投资或者建立合资企业。

    于是他们选中了喜丰食品这个即将破产的国企,注资进入喜丰食品,还是因为政策原因,注资的康帅傅没有成功得到喜丰食品的控制权,他们只是有了一个可以在大陆经营的准入证而已。

    但这也达到了康帅傅的目标,他们在大陆开疆扩土,同时给喜丰食品分红利。

    这倒是直接让喜丰食品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