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战术指导 (第2/3页)
传出了非常多的关于他的不利留言。萨美尔无奈之下,只能向被打的儿子找爸爸一样,寻找阿道夫的战术指导。
战术指导这个词,还是东瀛人发扬光大的。基本,在所有的抗日军事剧当中,东瀛人被华夏人的计谋打得落花流水,不能完成预先设定的战术目标的时候,就会不得已地打电话给更上级的指挥官请求战术指导。自然,请求战术指导的日军指挥官,都会被上级痛骂一顿。甚至,在战后也会遭受处罚。
萨美尔很幸运,阿道夫不像是那些电视剧里面的日军指挥官一下凶残。收到萨美尔的加急求救信,阿道夫也觉得很棘手。因为已经了解过公司的战斗力,阿道夫早就对进攻不利的事情有所预料。他死前想后,发现现在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断掉公司的后勤补给。他想清楚了,公司这种火力强大的存在,肯定是极为依赖补给的。
就算公司使用的子弹和他们使用的火药和弹子不一样,那种射击速度,消耗的子弹也是他们的数倍。新占据的三个城镇,原本就没有任何工业基础。北美大陆又不是只有英国人,大部分工业设施都安置按在殖民地中心范围当中,只有那些混不下去,也没有什么会被人觊觎的技术的工厂才会离开这个范围,寻找自己的生机。
公司攻取的十五个聚居地,因为临靠印第安人活动的区域,还有法国人的殖民地,一个工业设备都没有。所以,他料定,这些后期补给,肯定是从他们原本最初的地盘当中运过来的。虽然打了几次败仗,但是四万围攻三大新镇的英德联军,也只没了四千多人而已。骑兵因为在这种局面上没有什么作用,除了救援侦查兵那次,都没有出动过,现在还有足足一千五百骑兵存在。
来自21世纪的肖林,对于马匹真的是没有什么概念。喂养一匹强壮的战马,那花费可是海了去了。从选种,养幼马到成年能够骑乘作战,那需要的优质草料以及各种防疫草药,马鞍套装,马蹄铁等等,加起来足以把一个普通家庭给搞成贫农。和养马相比,不管是自行车、摩托车还是汽车货车。每一个花费的资金,都要养一匹战马强。
就算直接购买成年战马,相比不需要休息,不需要吃喝拉撒的机械造物来说,也具有极大的缺点。一辆大货车,也就20几万人民币。一辆超长大货车,最多也就上百万。运输力量,抵得上成百上千匹战马。肖林一开始还只能给公司战士配备自行车,现在越野摩托都已经开始装备了。自然也就再也不考虑战马的事情。
他也没想到,这件事在阿道夫他们看来,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骑兵,在20世纪后期还存在,自然也是有其独到之处。在开阔地带游击突袭,可是一大利器。萨美尔收到阿道夫的回报,真的是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