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募兵 (第3/3页)
率不可谓不高。其实百姓想的很简单,当兵有皇粮吃,而且还有饷银拿,热情自然高涨。
对于这六万人,吴新东统计了一下,15岁到17岁的就有两万人,18岁到20岁的整整四万,另外还有三千S西之前的兵马。吴新东把这六万人分成了120个营,每个营500人,下辖5个连,每个连100人,下辖十个班,每个班10人。而1营到40营是未满18岁的,这些人是吴新东作为以后军中的各级军官以及参谋人员重点培养的,至少五年内吴新东不打算动用这些人。而这六万人每个人都领到了一条袖标,上面清楚的注明了该士兵所在的营,连,班。而台下整齐的站着那三千名老兵,老兵统一深绿色中山装。每个人腰间缠着白色一尺宽的白布,结统一的打在右腰间,看起来非常好看。这也是吴新东临时想出来的土办法,没办法制造皮带也只能这样了。他们身上穿的军装,也可以算是第一代了,这也是吴新东剽窃后面的国军军装,帽子也是剽窃国军的军帽。泾阳服装厂经过一个月的赶工,总算是赶上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脑袋后面的小辫子,为了不引起注意,小辫子还没有剪掉。
吴新东手里拿着简易的不能再简易的扩音喇叭走上校场高台上。
“欢迎你们加入S西民团,我宣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如果违反,踢出民团。下面由老兵带着你们训练,一个老兵带领两个班,开始。”
随着吴新东一声令下,老兵们排着队动了起来。这些老兵没人手里都有一本训练大纲,吴新东给他们的要求就是,在要求新兵做的时候自己尽量也跟着做。这些训练大纲也是吴新东在小艾的帮助下完成的,其根据就是后世新兵入伍的训练大纲,只不过考虑到士兵营养问题,训练量不及后世的三分之一。但是有些训练吴新东没有改变,那就是站军姿和踢正步。这是彰显军人素质和军队军威的东西,容不得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