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七十章.有弟归来 (第2/3页)
故”的一番言论,却好像将局势推入了一个完全不确定的领域。
对于这次邀请列国来裁决吴越边境一事,勾践是万分重视的,这片数十里的沃土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自是不必多说,就连这次会谈的结果对勾践自己也是意义重大的。
在越王允常将“邀列国共商吴越国界”一事告知勾践之时,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勾践在晋国为质的弟弟牧羽回到了会稽。
允常在给勾践的信中只提到了牧羽回到了会稽,而勾践则是同过自己的信息网得知了更为详细的信息:牧羽在归国之后立即被越王任命为令尹。
令尹,这是个可以联系王城各股势力的职位,也是勾践曾经向允常提出要担任却没有得到允常同意的职务。
一直以来,勾践都是将自己当做是越国王位的唯一继承人,因为除了他早夭的兄长之外,越王允常膝下就只有他和牧羽两个王子。
牧羽自小就在晋国长大,一来将越王子作为互相交换的质子送到晋国游离于加深两国的关系,二来勾践那素未谋面的外公,也就是晋王,对牧羽好像颇为喜爱。
牧羽回归的消息如同神兵天降般砸在勾践的身上,这之后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个弟弟之间好像没有太大的差距。
论身份,两人都是越国公子,论娘舅一方能给到的支持,两人又都是出自越王后一脉。
真要说勾践在哪方面有优势的话,那就是实力了,毕竟牧羽已经好多年不在越国,跟别提会稽了,而勾践本身则是辅政多年。
可是细想之后,勾践有发现一个可怕的问题,那就是他虽然在越国尊贵无比,看似风光无限,但实际上一切代表着硬实力的东西都还握在他那看似无心于朝政的父王身上。
在得知了这些消息又细想了一番之后,勾践很快就明白了允常的意思:没有竞争就没有成长,国君不是内定的么事靠实力获取的。
在心中豁然开朗之后,勾践便是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吴越两国的边境问题上去,他知道,只要能解决好这件事,自己在父王心里肯定又能加分不少。
这时候的勾践对自己在允常心中的分数万分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