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奖罚分明 (第2/3页)
勇最高职务者决断为准,同样记录在案,因决策失误,事有不谐,决断者担起责。”
“联合事务,则有长老、甲长、都正、都副共议,班正等人,可以发言,不参加表决。仍以表决结果为准。以后若有扩大,则议事人员均有相应最高层级的组成。大家可有异议?”
李煜这几个建议说出来,其实质是直接将山庄权力给与了划分,民政财务共议,采取得是民主制度,这团勇军事事务,则是民主集中制,以最高领导人的意见为准。山庄的人,只是听画了些规矩,可没想的那么远。但罗隐虽然官不到,可毕竟是在幕府官场混了十几年的人物,对于官场的勾心斗角那也是看的多了,心眼可是玲珑剔透。李煜这话一出口,罗隐立刻就是一个判断:真是好手段,借此规则,已经把山庄的军权全部拿到手了,而且,还为自己不在的情况下的权力责任的转移和收回,定好了规矩。同时,山庄的民政诸事是共议制,就不可能产生和军事首脑抗衡的强势人物,更是加强了军事首脑的地位和权威。
众人均无异议,随按李煜提议,既然没有异议,全体举手,表决通过。然后记录在案。
此事虽是李煜有意为之,但所有人,包括李煜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自己的简单提议和表决,居然就是以后几百年间汉唐王属地和汉唐帝国军政决策模式的最基础的模式和版本。正是这一模式的出现和权力的划分,保证了王国和帝国政府迥然不同前代帝国王朝的超级稳定性。
表决完毕,李煜提出了下一议题,并说明,此事为军政:奖罚
针对此次行动,李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此次行动的成功,首功是黄石的侦查队,正是黄石团队三天时间不间断的侦查,才获得了辎重运输队伍押送力量,财物大致数目的准确信息,才能制定了并顺利实施了全歼押送军士的大胜,因此,建议:首领黄石记大功一次,团队记大功一次。
其次,周宝诱敌,有勇有谋,周宝记中功一次,诱敌人员记中功一次,诱敌受伤两人,个人再记中功一次。埋伏杀敌人员,虽然全歼敌军,但作战时,仍然不能达到全部作战要求,动作并不能达到训练操典要求,每人记小功一次。周宝斩敌首将,记大功一次
张江身为长竿队指挥,居然指挥中断,险些造成大错。虽然事出有因,但仍要记过一次,行十五军棍。枪阵前排软到两人,每人功奖照记,行刑十军棍。
所有大功人员,奖粮一石,钱一千,中功粮七斗,钱七百,小功四斗。钱四百
周辉、王河、陈坚予以嘉奖,并奖粮一斗,钱二百。
所有此次出山人员,奖粮一斗,钱一百。
李煜说完,因为已经有言在先,此事属于军政,长老甲长们,自然不好说话,黄石周宝,虽然职位最高,但自己都是大功,也不好开口,周灿,王通见众人都不说话,两人对视一眼,周灿说道:“此次功过,长官所说,并无差误,只是张江班正,也是头次指挥队伍上阵,虽有失误,记过一次也就是了,这军棍是不是就免了?”
王通也道:“是呀,此次大胜,虽然张班正略有失误,无功记过也就够了,军棍之刑该当免了。”
周宝、黄石也点头称是。李煜扫了众人一眼,然后看向张江。
张江其实在昨日对阵之时,惊诧于这枪阵的威力,一时疏忽和紧张,忘了发出后续的命令,待周宝接着发出口令,早已明白了过来,当时可就是对羞恨不已,当然不是恨别人,而是恨自己的无能,失了态,险些铸成大错。因此上,虽然后来大胜,也亲手上去,斩杀了两个逃跑的军士。但心中一直不能开怀,羞愧不已。
此时李煜提出此事,张江在人群里,一直是低着头,不肯抬起来。至于记过,行军棍,张江是啥都肯认,只愿此事赶紧揭过去。听了周灿等人求情,当然也是感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