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北方造反 (第2/3页)
”.
“陛下,此举不妥,如今黄巾之乱刚刚结束,我们的国库为了征讨黄巾军已经是去了数层,若是还有攻打鲜卑还有乌丸的话,恐怕,又要花费许多的财富,臣认为,我们应该学习高祖,与他们和亲,再赏赐金银,而与其交好,如此才是正道。”
“陛下,不可,我泱泱大国!怎可向粗鄙之邦同流合污!”
“陛下,臣认为此举大善!”
“。。。。。。”
“。。。。。。”
“。。。。。。”
朝堂上顿时乱哄哄的,仿若是在大街上打架斗殴的一般,双方争执不休,一时间倒是没人搭理皇上了。以皇甫嵩、右朱儁,卢植,等为首的统兵大将,都是支持讨伐鲜卑还有乌丸的,以杨彪,王允,袁逢,袁隗为首的文官们则都是支持以和亲为主的。
“都给我安静!”汉灵帝虽然是昏庸,但是也受不了自己手下这样啊,顿时一嗓子喊了出来。而在大殿里面争执的大臣,也毕竟没有忘记这里是在皇上的朝堂上面,也没有都扯着嗓门喊,不然就凭借汉灵帝这幅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听到他的喊声。
“你们当这里是菜市场买菜吗!看看你们,一个一个的像什么样子!”
下面的群臣也是一个个的面露尴尬之色。
“不知道,薛爱卿对此有何看法?”汉灵帝这时候又向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薛仁贵发出来了问题,希望薛仁贵可以给他一个答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薛仁贵一手扶着自己被敕封的白虎鞭,一手背于胸后,吟出了唐代的王昌龄的一首《出塞》,气势磅礴,令人振聋发聩。
“好啊!”
“好文章啊!”
“如此气势,想必也就只有这薛将军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才,才能够做的出来了吧。”
“陛下,这便是臣的看法!”
“好!”汉灵帝虽然并不是很能听懂薛仁贵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也在这首诗里面听出来磅礴大气,舍我其谁的感觉。
“陛下,此次虽然黄巾军造反,但是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他们,并没有耗费许多的粮草于库银。而我们对于鲜卑,乌丸的态度,将会决定我们大汉以后的命运。若是按照这里各位文臣的意见,去与这些蛮横之邦的人和亲,且不说至我大汉的脸面于何地,就说‘嫁妆’,就光在要钱这上面,他们一定会狮子大开口的,就算这一次破财免灾了,那么下一次呢?再下一次呢?再到以后,恐怕他们的胃口就不仅仅是一点金银财宝了,而是大汉的江山!”
“薛将军会不会太过于危言耸听了吧!”以杨彪,王允,袁逢,袁隗为首的文官们的脸上都有一些挂不住了,忍不住这样的说了一声。
“既然大人觉得这是危言耸听,那我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