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下大势 (第2/3页)
对,如何?
“如此甚好,薛贤弟这思维当真是天马行空!便是如此!”
两人写完相视一笑,随即荀彧说道:”想不到,还是薛贤弟更为厉害。“
”哎,文若兄。你我所写不乃都是同一意思。“
”哎,虽然意思一样。但是,薛贤弟的这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比在下的‘奸臣掌权,不日之期,天下大乱。’要好的多啊!“
“不知文若兄对于此情此景和解?”
“文若自认为是,天灾人祸,奸臣当道。致使民不聊生,宦官与外戚也是十分猖狂。文若认为,应该有贤人出世助我大汉,然后,施行仁政。对于奸臣贪官当以严惩。然后我大汉修养生机,不出十年恐怕天下就会重新回归和平。不过,这是最好的结果,若是有的军阀从中作乱欲要颠覆朝纲。恐怕就要看天下英雄的本事还有对我大汉的忠心了。”
“文若兄,所言不差。若是天下有人居心不良,想要登身九五之尊,恐怕就要天下大乱。但是,文若兄说的政策仁贵却是不敢苟同。”
“却是不知道薛贤弟对此是何解啊?”
“仁贵愚见,请文若兄指点一二吧。仁贵认为文若兄所说的政策乃都是太平盛世治国之策,但是如今天下已经是危机重重,看似风轻云淡,其实背地里已经是岌岌可危。仁贵敢打赌,不出三年,必定会有农民起义,席卷全国。这种世界应该是要用重典,甚至四处讨伐不臣之辈。对于导致天下如此这般的原因,刚才文若兄说的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今圣上‘亲小人而远贤臣,不知自我批判,'以过往帝王之事反省自身,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才对。其实我大汉朝的律法并不差,不然又如何会有那文景盛世,汉武盛世,光武中兴还有明章之治。可是为何现在大汉的律例没有改变,但是为什么却如此民不聊生,难道真的只是因为这天灾人祸么?就算是天灾人祸,如果真的是明君治世,也一定会有余粮给百姓来度过灾荒期吧,恐怕就算是三五年也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呢,已经是有的地方开始吃荒草树皮。有的地方甚至会发生易子而食的事情。圣上从小到大,未曾见识过世间的疾苦,圣上怎么样完全就是取决于上一代帝王的教诲和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