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四章 换壳 (第2/3页)
脸皮奉承道。
“好了,少拍马屁。说,到底怎么回事?”王朗收了调侃转入正题。
“老大,你知道这家*ST丰化表外债务有多少吗?7.7个亿,其中从民间资本拆借的过桥资金所欠的高利贷利息就有3.2亿,别看这部分只占表外债务的一半不到,那可是月息8分的高利贷,如果今年还不上明年的这部分欠债就变成了近6个亿。”袁浩愤愤地道。
“哦,债务增长得这么快?”王朗略微一惊。
“嘿嘿老大,这就是高利贷的可怕之处。你知道当年这笔过桥资金借了多少吗?才3500万,短短四年就变成了3.2亿的债务。”袁浩冷笑着道。
“那当年怎么不赶紧还上?”王朗皱着眉问道。
“还?拿什么还,四年前*ST丰化已经深陷困境,在银行欠下一屁股债的他们,被银行出示拒绝贷款。当时该公司的老总为了搏一搏打开海外市场谋求一条生路,于是咬着牙向社会民间资本借了3500万高利息的过桥贷款,只是这一搏后来不但没有打开市场,反而让公司陷入了绝境,公司已经筹措不到资金还那3500万的高息*贷款,于是这笔贷款的利息每年翻倍增加,公司再也无力偿还。”袁浩微翘着头看着王朗。
“那最后一搏的老总也是过于激进了,不然公司也不会到此绝境。”王朗叹息道。
“老大,也不能怪那老总,都到了那地步,银行借不到钱,销路又不通畅,员工天天等着发工资却没有钱,那老总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想来个 背水一战,没想到最后赌输了。其实,就算没有那一搏,当时不死不活的拖着,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袁浩向王朗分析道。
“那还有4.5个亿的债务呢?”王朗问道。
“噢,那是一个资产质押债务,公司早年购进过一个东南亚橡胶园产权,六、七年前橡胶暴涨,正逢公司手头拮据,当时的领导就以产权质押 的方式以3.9亿的高价将橡胶园产权质押了出去。后来 橡胶进入熊市,质押的产权价值只有不到当初的四分之一,于是对方借贷的公司到期后便 要*ST丰化把质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