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温馨家人 (第2/3页)
家人聚在一起共进晚餐,华玉已经出嫁的淑玥大姐也赶了回来,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说来华玉还是第一次见着自己的这个姐夫,姐夫高眀浩,是一个谦谦有礼、全身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的读书人,来到家里也不拘谨、见外,跟着忙里忙外的,让华玉感觉自己好似才是客人一般。
看得出来,应该是两家隔着近,所以姐姐姐夫经常会过来帮忙,有着姐姐姐夫时常在旁尽孝,华玉也就放心了许多。
和姐夫高明浩闲聊之际,华玉可以看出其是一个典型的知礼明义、谦逊博学的读书人,但是又没有一般读书人的死板,是一个将书中道理读透悟懂的真正读书人。
读书人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之道,通过读书明理汇聚智慧之力,研究人族的人道演变,定人族文明道德。
读书人的起源要追溯于人族共尊“三皇四祖”之一的“文祖”,古时“文祖”造人族文字,开人族智慧,始兴人族教化之道。
说来“文祖”所造文字还在“元符道人”开创“符篆之道”之前,这第一批人族自己的文字据说具有大神通,后面人族的普通文字就是从其演化而来。
元华道君辟道补天之后,一代文圣横空出世,研究人道文明演变之道,为人族定下仁、孝、礼、信等人族道德标准,使人族知理明智。
之后又陆续有法圣、兵圣等人物出世,推动整个人族的人道文明发展。
读书人的文道与武道并称为人族文武之道,乃是人族的两大重要支柱。
只是要以读书证道却是艰难无比,遍数古今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有此成就。文武两道都是典型的门槛低,但是却都很难精深。
武道还好一些,文道太难了,不修神通只修智慧,又有几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够有所成。
…
“玉儿,说来如果你不去修道,那也该到成婚的年纪了,为娘听说修道之人也是有结婚生子的。”
一家人吃过晚饭之后,坐在一起聊天,华母元氏突然提出了这么个话题。
华玉听到母亲元氏的话不由得面色不自然,假装没听到。倒是一旁的华父开口道:
“瞎说什么呢,修道者寿命悠长,岂能和凡俗等同,岂能随便随便便”。
华父虽然是这样说,但是还是不断看向华玉,明显是想套华玉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