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善死无人问,为恶盛不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善死无人问,为恶盛不衰 (第3/3页)

上天自有定数,我仅花费三十余年就能登此高位,人生已然如此。

    行到如今,朝群百官各自分流,大致划为武侯派与魏阉党,还要暗藏江湖之中的罡治观,可叹三虎相争仍未达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临别之际,赠余四句口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倘若有朝一日你悟得其中精髓,北书复起,锄奸铲恶指日可待。

    愚兄先行逐于公后尘,待此一朝属实为时已久,心中感言相见之际足以畅谈以至黄泉枯荒。

    笔行此处,泪眼交加既喜既悲,百感千肠难述。

    来日有幸,吾代汝向于公告安,切莫记挂。

    吾瞑目矣。”

    读至页末,李玉璋哽咽抽泣一塌糊涂,他的思绪仿佛倒回不久前监牢之中,师兄弟相隔一墙的情景。

    此时此刻,往日的偏见与不满灰飞烟灭,年轻的李玉璋总算看清受人鄙夷的师兄的真心,他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师兄,事情怎么会到这个地步啊!”

    “愿益留意,不朽之业,终当在执事而为。”杨清涟看着李玉璋放声大哭,脸上依旧是从容浅笑,与当初忍辱负重深陷误解漩涡中的淡然不差分毫,甚至映射出无比自豪的光芒:“玉璋,不必如此,死得其所,死又何惧?”

    “你走吧,此处地湿气阴,小心伤了身子。”年轻的李玉璋听着若有所指的提醒,恍然发现在他的身上横溢着无限报国勇义之志,他从一开始便做好了慷慨赴死的准备...

    伴着行刑的结束,抄家的官兵随之而至,然而他们气势汹汹的走进杨府后,愕然发现所谓百官之首家中竟无余财。

    人心造就世态炎凉,特别对于达官贵人来说,人走楼空的事可谓数不胜举,可现在府中下人尚未离去,他们主动凑足买口薄棺为宅子的主人送葬。

    京城之中无数百姓听闻杨清涟悲惨离世后纷至沓来,官兵才知道逝去的人生前默默地在民间济困扬学。

    他们最终悄无声息地退却,不是因为惧怕下人们的愤怒的目光,而是他们知道面前这座府邸的主人,神圣不可侵犯。

    魏贤成功地整死了杨清涟,付出的代价仅是从多年贪下的滔天巨款里抽出毫毛万两,构造莫须有的罪名,最后捐入国库以备军需,博得居高自清的美名。

    史官自认为后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虞史册记载:康嘉十二年,内阁首辅杨清涟主战蒙人,然其不料种余奸事昭示天下,受斩而卒。

    公道自在民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