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一节:赵昰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八十一节:赵昰登基 (第2/3页)



    “其实吧,说不好听点,要是被抓,我一定会选择殉节,绝不和我娘一样,贪生怕死……”

    “你娘是舍不得你,难道你还没看出来?”

    赵珍珠看了看病榻上的赵嫣,轻声细语地说道:

    “如果是我,我也绝不会轻易去死,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活下来,才有赢的机会!”

    德祐二年,五月初一。

    在被临时充作行宫的福州官府,赵昰正式登基称帝,同时,改年号为景炎元年,并大赦天下,改福州为福安府,此刻,距离他们离开临安府,已经过了将近四个月。

    行朝安顿下来之后,朝廷尊赵昰的生母杨淑妃为皇太后,同时,进封广王赵昺为卫王,晋安公主赵淑琴为晋国公主,进封远在流球的信安公主赵淑妍为信国公主。

    朝臣方面,以陈宜中为左丞相,张世杰为枢密使,陆秀夫为吏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同时,任命仍在坚守扬州的李庭芝为右丞相,姜才为保康军承宣使。

    除了文天祥下落不明,因而暂且未有任命之外,行朝其他朝臣的任命,大致和临安府沦陷前的人事布局一致,而李庭芝之所以升为右丞相,只是朝廷对他坚守扬州功劳的肯定罢了,实际上并未掌握多少实权。

    “君实,既然朝廷已经重新建立,那北伐收复失地,就得提上日程了!”

    面对张世杰的提议,陆秀夫深以为然,说道:

    “既然这样,我等还需招募大军,虽说,我等手头如今有数万士卒,然,皆未加训练,根本不足以和鞑子正面对抗!”

    虽说,陆秀夫和张世杰早已打定主意,要北伐收回两浙,然后再想方设法恢复旧日疆域。然而,这个新成立的行朝,似乎一开始就少了些什么,以至于,又出现了排斥异己,专权揽权的现象。

    原来,赵昰登基之时,赵珍珠并不在场,而刚刚成为皇太后的杨淑妃却没有多少权力欲望,因而,朝廷的大权,一时间就落入了杨亮节的手中。

    杨亮节本是一介武将,对于朝臣们之间的政治权谋,一向都不大擅长,面对着赵珍珠留下的权力真空,他自然是想都没想,就将其填补了,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甚至是赵珍珠的感受。

    “都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有人想要拼命揽权,实属可笑至极!”

    面对杨亮节频繁出入行宫,瞒着陆秀夫和张世杰做出决策,秀王赵与择已然是坐不住了……而与他一样这么想的,还有张世杰的副手苏刘义。

    “可不是嘛,这个杨亮节,仗着自己是国舅和驸马,就为所欲为了,等到哪天赵珍珠回来,看他还怎么嚣张得起来!”

    “苏将军所言极是……”

    赵与择不禁点头称是,不过,对于下一步究竟该如何处置杨亮节,他们之间,却产生了不小分歧。

    “与其让杨亮节在此喋喋不休,不如,让他去温州与鞑子决战好了!这样的话,不仅朝廷少了祸患,赵珍珠那个傻公主也能放心睡觉,岂不是一举两得?”

    苏刘义火爆脾气,毫不犹豫就想到了前线之事,而赵与择却从全局的角度考虑,并不主张这么做:

    “依我看,不如赶紧召赵珍珠前来福州,只要她在,杨亮节就定然不敢造势!实在不行,就把赵珍媞接过来,对他的一举一动,也是一种牵制!”

    面对赵与择的提议,苏刘义摇了摇头,并没有表态,只是嘀咕了句:

    “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

    而在这个时候,荆湖南路的战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