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节:山路之行 (第2/3页)
,就交给杨镇他们吧!”
赵珍珠无奈,只好带着孩子,和杨淑妃一起登上马车,向着婺州城的方向而去,而赵嫣她们则带着赵珍媞的三个孩子,与杨蓁杨蔳同乘另一辆马车,紧紧地跟在后面。
“给我追!”
范文虎一声令下,几十个元军骑兵拉了拉缰绳,策马向着他们逃跑的方向追去,看着越来越近的元军骑兵,赵嫣不禁吓得面无血色,生怕自己逃跑不成,落入元军手中:
“萧媞,这样下去,恐怕鞑子会把我们一网打尽!”
“那又能怎么办?”
萧媞冷笑一声,拿起了一杆用麻布包着的步枪,将其丢给了萧晴:
“晴儿,替我收拾这帮竖子!”
萧晴应了一声,拉开窗帘,将枪口伸出窗口,对准了紧追不舍的元军。
“美娘,车抖动得太厉害了,射不中啊!”
“没事,瞅准点儿,到时候,只要射死其中一个,他们就会跑光!”
萧晴擦去额头上的汗珠,继续盘算着该如何射击,就在这时,一支人马风驰电掣般地杀了出来,径直拦住了元军。
那是张世杰和苏刘义的兵马。
张世杰一马当先,挥剑朝着元军骑兵就是一阵猛攻,霎时,几个元兵口吐鲜血,惨叫着从马上摔下。趁着这个间隙,赵珍媞拉着缰绳,一路策马狂奔,总算是甩开了一段距离。
“杨蔳,快点儿,别掉队了!”
眼看两车之见的距离越拉越大,萧媞索性就从杨蔳手中抢过马鞭,使劲朝着马的臀部就是狠狠一抽。
“对了,我们是逃了,杨镇他们该怎么办?”
忽然间,赵嫣想起了掩护他们逃出重围的杨镇和杨亮节,刚想再问什么,萧媞就随口回了她一句:
“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还是逃远些为好!”
此刻,陈宜中身在婺州,这里有处他的门面房,而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好友刘黻。
刘黻,字声伯,年轻时亦为六君子之一,曾经和陈宜中一起领导*,反抗奸臣丁大全和袁玠,并和陈宜中一起被开除学籍,流放南康军编管……丁大全失势之后,贾似道上台,刘黻和陈宜中也回到了太学,并参加了开庆元年的科举考试,只是由于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刘黻升官远远不如和他同年中进士的陈宜中,直到临安府陷落,他也只不过官至吏部尚书,而且还没有实权。
“声伯,听说很快,赵珍珠和杨淑妃就要带着二王到婺州了,不知,你是什么想法?”
“还能想什么?”
刘黻打量了陈宜中一眼,抿了口茶,悠然自得地说道:
“作为大宋臣子,我等逃出行在,丢下皇上不管不顾,已属大罪,眼下,既然赵珍珠要来投奔我等,那我们也只能恪尽职守,扶社稷于垂危,挽狂澜于既倒!”
陈宜中苦笑两声,并没有接过刘黻的话茬:
“倘若没有这些是是非非,我只想做一介隐士,孑然一身,无所顾忌,岂不美哉?”
“可是,你的权力欲望太强,终究是做不到吧?”
刘黻说的一点儿也不客气,却一下子就戳中了陈宜中的真实心境,为了爬上宰执的位置,陈宜中不惜失去声誉,在危难时刻,对提携自己的贾似道来个反戈一击,以至于其横死荒郊……事实上,早在丁家洲之战结束后,陈宜中上奏向赵珍珠弹劾贾似道时,刘黻就已经猜透了他的用意,并对此事冷眼旁观,丝毫不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