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节:道清归宋(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七节:道清归宋(2) (第2/3页)

一辈子,如今,虽然她已经不在了,但我觉得,她一定还是希望,我这一生能够照顾好你……”

    “但愿如此……”赵嫣不禁叹息一声,又提起了去年五月在小西湖,萧晴寻死觅活之事……对此,萧晴并没有再发怒,她只是勉强一笑,哽咽道:

    “我已经……忘却这些了,求求你……别说了……好吗?”

    四月初三,宋军派遣驱逐舰“黄雀”号和护卫艇“蝉”号从杭州湾出发,北上前往幽云与蒙古燕京行省 谈判,商量如何用察罕交换回谢道清。

    在黄雀号上,负责谈判的正使谢奕昌(谢道清的兄长,时任保宁军节度使)和副使赵与懽虽然被海上的潮汐和波浪搅动得不得安宁,然而,此时的他们却已经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除了商议如何对付蒙哥和忽必烈挑衅之外,他们之间根本就找不到其他的话语。

    “赵大人……你觉得除了我们,是不是还少了谁?”

    “少了何人?”赵与懽不解。

    “赵嫣啊……”谢奕昌恨恨不平地拍了拍桌子,对着赵与懽就是一阵抱怨:

    “你想想,若非此女狐媚惑主,并加施以奇技淫巧,我妹道清何至于此?”

    “急啥?”赵与懽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水,冷笑道:

    “说实话,赵嫣并无野心,且此女极有可能出身我赵宋宗室,故她早晚会将皇后之位归还谢皇后,你又有何惧?若是她真想巩固自身权势,只怕你谢奕昌恐怕在朝廷早已是无立锥之地了吧?”

    “正如你所言……”经过慎重思索,谢奕昌也不得不承认赵与懽所说的可能才是事实。然而,出于担忧,他还是不能对这个赵嫣掉以轻心,倘若她的所作所为都是装出来的,那么他们谢氏一门就有乐子了,毕竟,在这之前,还有杨桂枝诛杀韩侂胄的前例摆着。

    经过几天航行,黄雀号驱逐舰和蝉号护卫艇终于到达了燕京外海(今渤海湾),在派出使者、等待燕京行省回复之时,一天夜里,数十艘蒙古军船开始趁着夜色悄悄聚拢,待宋军反应过来之后,他们赫然发觉,自己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赵大人……这可如何是好?”

    看着眼前耀武扬威的蒙古木船,谢奕昌当即大惊失色,唯恐步入自己妹妹的后尘。不过,赵与懽倒是冷静,思索片刻,他当即叫来军舰上的报务员,向临安府发了一个求救电文:

    “黄雀号遭鞑兵围困,形势危急,请速派军船前来解围!”

    电文发出之后不久,海面上突然有了异动。原来,一艘小船正在缓缓靠向黄雀号,一路上,那些围困监视的军船见状,非但不予拦截,反倒倒船躲避,让人一看便知,船上的乘客身份定然是非同一般。

    “看,有大人物来了……”

    半个时辰过后,小船终于靠上了黄雀号的舰身,过了一会,一个书生打扮,头戴进贤冠的年轻男子和一个蒙古将领一起爬上了甲板,在宋兵的引导下,径直就朝着舰桥走来。

    “二位大人,在下赵璧,奉忽必烈元帅之命,特来迎接!”

    “原来是你?”听了来人的自报家门,赵与懽先是一愣,接着便故作随意,发出了一阵爽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