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节:谢道清落网(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八节:谢道清落网(2) (第3/3页)

清戴上了镣铐:

    “姐姐,如今我们手无寸铁、不名一钱,还是先委屈自己,保住赵珍珠的性命……”

    谢道清用手轻轻擦去脸上沾染的雪花,然后不经意间抬起脚,用她那被冰雪冻得通红的脚趾搓了搓因为冻疮而瘙痒难忍的脚踝……一会之后,她摸出一块破布,将其折叠之后一边替萧媞蒙上眼睛,一边轻声细语地说道:

    “你说得对,妹妹,这也是官家的愿望……哎,此次若能回临安,姐姐就再也不当皇后了,我们一块出家,去深山里边的古寺了此残生吧!”

    “姐姐,我们还是可以活着回去的,不管怎样,我们都一定要等待……”本来萧媞还想再劝劝她想开点,然而,早已失去耐心蒙古兵却不买账了:

    “谢氏,萧氏,还不快点!……”

    在蒙古兵的催逼之下,萧媞摸索着替谢道清蒙上了双眼,接着就匆忙和她一起爬上囚车,继续忍受着刺骨的寒风和迎面而来的雪花,向着哈拉和林的方向而去。

    “昨晚赵珍珠睡得不太好,我得哄哄她……”

    说着,萧媞就将赵珍珠给放在了自己的怀里,开始轻轻地用手抚摸她……这时候,令萧媞有些想不到的是,看起来一向端庄少言的谢道清似乎得到了一展歌喉的机会,只见她轻轻地拍着手,一边低声用吴语唱起了南朝时期的民谣《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姐姐唱得可真好听……”萧媞笑了笑,似乎是为了和谢道清比试比试,她也轻声唱起了从小到大,凤皇后经常唱给她听的《涉江采芙蓉》(属《古诗十九首》之一,南朝时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唱完之后,萧媞偷偷地拿下蒙住眼睛的布条,偶然抬头看了看天空,此时,太阳早已经从天边移到了正中,并从云层之中射出了一缕光芒,根据经验她知道,此时此刻,已经到了正午时分……要是在平日里,此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然而,正当萧媞准备拿出黑馍之时,她却不禁想起了临出发前,李妪将一个破烂的包袱丢给她们时所说的话:

    “谢氏,萧氏……这个包袱里有三十个黑馍和一壶水,你俩每天只准分吃一个!若是你们吃光了这些食物,那就等着去啃草根吧……”想到这些,萧媞不由得叹了口气,然后将早已经硬化的黑馍慢慢地放进了包袱里。

    “真是鬼地方,都正午了还是这么冷……”一阵寒风吹过,萧媞不禁打了个寒战,要是在这么下去,到了气温最低的午夜,她们非冻死不可……再看看已经睡过去的赵珍珠,她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楚的笑:

    “哎,珍珠,谁叫你生在帝王家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