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李代桃僵(2) (第2/3页)
,除了同意降低与小宋的和谈门槛之外,还要求宋廷及早把谢道清用“铁鸟”送来交换赵嫣,否则,蒙古军必将利用赵嫣踏平江南,活捉小宋国主赵与莒。
忽必烈所说的铁鸟,就是飞机。反观宋廷,现在倒是还有一架轰炸机,那是工匠们按照赵嫣的指导复制第一架飞机制成的,至于可靠性,赵嫣则没有进行过试飞,因此也是一无所知……然而,眼看就要到忽必烈催促的日期了,赵昀只得命令萧晴即刻带着谢道清准备出发,前往中都……不过就在诏书下达之时,李毓之求见,给官家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臣以为,若是能够用飞机搭载数名禁军士卒,由萧晴驾机,由臣率领假装前去中都交换赵嫣,则可出奇制胜,活捉鞑酋忽必烈!”
对于李毓之的意见,赵昀却“投鼠忌器”:
“依卿之见,则萧媞和皇女将会有性命之忧,到时,悔之无及……”
“陛下……若是如此,妾身情愿服毒自尽,也不愿驾机将圣人送去受苦,况且,她一向遵守妇道,也没做出什么错事,你难道如此狠心……”
一听闻赵昀的旨意,萧晴当即痛哭失声,表示自己不愿意做出对不起谢道清的事……然而,赵昀却冷冰冰地拒绝了她的哀求:
“若是如此,则赵嫣叛变,大宋必将亡国,朕也将成亡国之君,卿难道要令朕承担如此骂名?”
萧晴无奈,只能回到和宁殿独自痛哭一场,然后拭去泪水,前去向谢道清说出自己的内疚和歉意……不过,谢道清却丝毫没有责怪她的意思,相反,她还将自己的命运归咎于其他因素:
“自打入宫以来,本后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局了……再者,若非本后的子侄胡作非为,恐怕这时也不会孤立无助……”
临安府,盐官县。
数日之后,萧晴总算将飞机的性能给调试完成,准备带着谢道清前往中都。启程之前,萧晴本来想找来蒙古使者,问问他忽必烈是否答应善待谢道清。不料,蒙古使者对她的要求却是置若罔闻,只让一个驿卒前来传话,称什么忽必烈元帅自有安排,不会去做如此龌蹉之事。
“上来吧……”
在萧晴的搀扶下,身着长褙、头戴珠冠,披着丝质紫色斗篷的谢道清慢慢地登上飞机,进入机舱之前,她最后回眸看了一眼临安府郊外的美景,虽然此刻秋日已然降临,秋风萧瑟,落叶纷纷扬扬,然而景色依旧是那样地令人留恋,此刻,谢道清恨不得将此处风景全部装在眼里带走,带到千里之外的北国。
“皇后还是让妾身蒙上双眸吧,要不到时惊扰到你就不好了……”
为了让谢道清在高空中不会感到恐惧,萧晴好说歹说,才让她同意蒙住双眸。萧晴擦了擦手,从包袱里拿出一条干净的丝巾,将其折叠之后轻轻地蒙在了她的眼睛上。
“那我们就出发了……”
萧晴启动了飞机发动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在众目睽睽之下,经过滑跑之后的飞机扬起头,飞向了北方的天空。
“哈哈……宋蛮子果然如此愚不可及!”
通过赵嫣之手,从徐谓礼发给贾似道的电报当中忽必烈得知了萧晴已经驾驶飞机从临安府起飞前往中都的消息。大笑之后,忽必烈当即命人前去叫来大蒙古国燕京行省达鲁花赤牙剌洼赤、总燕京行省蒙、汉军速浑察,准备埋伏下重兵伺机在中都附近的校场截击萧晴,将赵嫣和谢道清这两张“牌”都给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来人,带赵嫣……不,带赵贵妃前去校场!”
在离开燕京牢狱之前,趁着忽必烈和他手下的狱卒不注意,赵嫣耍了一个小心眼,她悄悄地将电报机的螺丝拧开,从中取出了一根用银丝制成的电阻,然后再将电报机合上。她清楚,如果没有电阻,电报机就将成为一块中看不中用的废铁,到时回朝,也就没有人能够指责自己背叛大宋,充当鞑子的走狗了。
“呵呵,忽必烈,等会你就有乐子了……”
对赵嫣的举动毫不知情的忽必烈和韩文林此时正押着赵嫣走在通往中都城外校场的官道上。为了让萧晴能够从空中发现校场所在,赵嫣还不断地“叮嘱”忽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