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余玠去蜀(2) (第2/3页)
萧晴所想的食品厂,实际上是萧媞的“产业”,按照之前萧媞所想,这家工厂将主要以生产罐头食品、浓缩汤、蔗糖、朗姆酒、玉米片为主,除了廉价的朗姆酒可以出口蒙古用于瓦解蒙古军斗志外,这些食品将主要用于供应宋军军需,以保证前线将士能够方便地吃上一日三餐……
次日,在赵昀的特许之下,赵嫣得以破例陪着郑清之和余玠前往御前军器所视察武器制作……鉴于剑门关之战充分显示出了火器的威力,宋廷上下早就决定,全力组织生产手()雷、掷弹筒、步枪、*等火器,意图尽快改观大宋军队的装备……而这些,正好也和赵嫣的想法不谋而合。
“如今啊……御前军器所已经把拉栓步枪给造出来了不少,就是连发步枪(即半自动步枪),妾身始终不得要领……”在军器所的工匠们忙碌的同时,身着宋军戎装的赵嫣正拿着一把刚刚造好的步枪演示给郑清之他们看,这把枪是赵嫣仿造“三八式步枪”的结构让工匠们照猫画虎制作出来的,取名为“嘉熙四年制步枪”。
“鞑子强弩,威力不可小觑……”看着赵嫣摆弄着枪栓,曾在前线与蒙古军多次交手的余玠却显得有些不以为然,看起来虽说火器的威力要远远大于弓弩弯刀,但这终究只是表面上的优势,倘若将其放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又怎么能知晓火器究竟有没有发挥大的作用?
“去年成都府陷落,正是因为鞑子劫了我军的火器所致……由此可见,火器威力之大,操练之法亦可谓是容易……”说到这儿,赵嫣忽然停顿了一会,待她掏出了手绢擦去脸上的汗珠之后,方才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这些,说不定一些无知者会把这些当做攻击军器监的理由……然,鞑子并无妾身之技艺,故即使部分火器落入鞑子之手,由于其不能制作手()雷子()弹,亦不足为虑也!”
“甚好……赵贵妃,有你替朝廷设计火器,本官定当全力相助,尽早光复大宋江山……”
“多谢大人……”面对郑清之的赞许和好意,赵嫣在欣喜之余急忙对他屈身行了个礼。接着,她就迫不及待地放下步枪,带着他们来到了御前军器所旁边隶属于工部的“工部军器所”,这里是宋军制造山炮和炮弹的地方,从城外运来的成品炸()药一般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用于制作炮弹,其后才会被用于制作子()弹。
在一间屋子里,赵嫣指着地上塞得整个屋子满满当当、表面被涂上绿漆的山炮,轻声细语地对郑清之和余玠如数家珍地介绍道:
“这是嘉熙四年制山炮,口径两寸四分(约74.88毫米,宋代一寸约等于今天的3.12厘米,一分约等于0.312厘米),目前已经开始供我朝军队使用……而今,新式山炮正在制作,口径约为四寸八分(约149.76毫米),若是能够大量制作,则可克敌制胜,让鞑子死无葬身之地!”
“山炮?如今,军器所可否加紧制作此物,以供川蜀军民抗击鞑子?”
眼看余玠对山炮有不小的兴趣,赵嫣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看了看郑清之:
“若是余大人所需……则赵嫣必将吩咐工匠全力以赴,尽早助你一臂之力,以解民倒悬!”
“赵贵妃言重了……”郑清之不禁哈哈一笑,看了看眼前这个平日里并不安分的嫔妃,接着又话里有话、意味深长地给了她一个“建议”:
“我大宋自有律法规矩,以约束后宫外戚,倘若有别有用心者借火器之事弹劾贵妃,则你不免有难矣!故当今之计,你还是小心为上,切莫给他人以口实!”
“二位大人勿忧,妾身自有分寸……”
赵嫣虽然口头这么答应,然而心里却觉得自己做的根本就不算什么,自打来到入宫以来,除了影响朝廷出兵攻略勃泥等地以外,她感觉自己根本就没有去干预朝廷的任何决策,和宋宁宗的杨皇后联合权相史弥远长期控制朝政比起来,她赵嫣做的一切也算不了什么大事……或许,郑清之对她起了戒心是因为上回在庆瑞殿内她想得知廷议的内容。而为了这事,赵嫣也是后悔不已,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的冒失。
“余大人,妾身有句话,不知该不该问……”在看完山炮之后,赵嫣就轻车熟路地将他们带到了军器所附近的一家菜羹饭店,打算随便点些菜肴将就一下。
“你言重了,本官岂有如此面子呢?”
“妾身有个新式器具,名曰飞机,可上天入地,疾驰如风。若是余大人愿意,妾身可亲自驾驶送你赴任,只需两个时辰就可到达川蜀……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