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节:余玠去蜀(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节:余玠去蜀(1) (第2/3页)

,要在嘉熙二年(西元1238年)朝廷上下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这些言论。可见,有着先见之明的人,在大宋并不缺乏……

    “恩师勿忧,待学生去了川蜀,必予鞑兵以痛击,光我大宋山河!”

    次日,端庄肃穆的大庆殿内,满朝文武都按照职位大小和官职高低,在御座之下排成两列,只留下了中间铺着地毯的走道。此时,朝廷百官都已知晓,皇上将在这里召见从淮东前线奉旨归来的淮东制置副使余玠……至于为何将他从赵葵手下急召到这里,朝臣们大多也是心知肚明:去年秋冬之际成都沦陷,四川制置使陈隆之殉国,西川大部陷落于敌手,为了拱卫东南屏障,就必须派出朝廷的得力干将前去重整川陕,再与鞑子在蜀地决一死战。

    “传——淮东制置副使余玠上殿……”

    听闻传召,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的余玠整了整官服和长翅冠,快步向着殿里走去。而在殿内的御座上,赵昀早已经等候多时了……

    “臣余玠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谢陛下……”

    待行使完朝拜礼仪之后,赵昀这才抚须轻笑,看着台下的余玠郑重其事、开门见山地问道:

    “如今天下难治,爱卿可有良策助朕治国安邦、平定边患乎?”

    “陛下,文武用命,天下一心,朝廷政令,应针对时局,万不可重武轻文,以伤天下将士之志,若此可行,则方可平息边患,中兴大宋!”

    “甚好……昔者,岳武穆曾云:‘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今爱卿之言,亦有此意也!”面对余玠朗声洪亮的回答,赵昀只是满意地轻轻点头,接着就切入正题,直接提出了他内心中最为关切的川蜀局势:

    “四月之时,朕曾与赵希塈商议蜀事,朕以为,重庆城坚,恐自可守。而希塈则言:‘重庆在夔、峡之上,寇若长驱南下,虽城坚如铁,何救东南之危?’卿以为其言如何?”

    “陛下……希塈之言,虽不无道理,然臣以为,如今川西残破,不足以自守,若需拱卫夔、峡,行复川之策,则必以重庆为制置司之所在,重庆若有失,则东南危矣!”

    “这……”余玠的话一下令赵昀陷入了沉思,赵希塈说重庆城坚却无济于事,而余玠则认为必须坚守重庆,否则必将满盘皆输……这两个意见显然有些矛盾,作为最后的决策者,自己究竟应该听谁的?

    “爱卿之言,与朕看法略同……卿人物议论皆不常,可独当一面,卿宜少留,当有擢用。”

    “谢陛下……”

    这天,赵昀和余玠从早上辰时一直谈到了午后的未时,所谈范围从如何治国安邦,到川蜀淮东时局,几乎无所不包……然而,正在赵昀略显疲惫地准备在庆瑞殿设宴招待余玠及郑清之等朝臣之时,赵嫣却一脸从容地从大殿的柱子后走了出来,向着皇上就是一拜:

    “陛下……可否告知臣妾朝会之事?”

    “此乃朝廷之事,按祖宗之法,卿不可闻之……”面对跪在地上有些热切的赵嫣,赵昀只是冷冷地撇了她一眼……不过,赵嫣却不打算就此罢休,正在她欲言又止之时,一个身着赶上裙的宫女不顾一切地冲过了侍卫的阻拦来到了赵昀的面前,“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臣妾萧晴,未能谏阻贵妃娘娘……特来向官家请罪……”

    “萧晴,怎么是你……”赵嫣一脸尴尬地看了看跪在她旁边的萧晴,心里不禁暗暗叫苦……明明出来之前自己早就把萧晴给支去蒸蛋糕了,怎么她还会出现在这里?

    “你可闯祸了……”萧晴悄悄地抓了抓赵嫣的衣袖,然后就一言不发地直直跪着……而赵嫣似乎仍旧不觉得这事有多严重,她的眼神里透出的意思分明就是在指责萧晴为何要管这些“闲事”。

    “若有下次……朕绝不轻饶!”沉默了良久之后,当着郑清之和余玠的面,赵昀总算从嘴里挤出了这几个字眼。虽然,这时候天气显得有些燥热,但赵嫣她们仍然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哆嗦……

    “回去吧……”眼看赵嫣痴傻地跪在地上,萧晴急忙起身拉了拉她的手,这才把她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给拉了回来。

    “董宋臣……”

    “臣在……”听闻皇上叫自己,董宋臣一脸谄媚地走到了赵昀身边。这时,只见赵昀看了看赵嫣和萧晴离去的背影,他这才低声吩咐道:

    “汝去,替朕组织人手监视赵贵妃,万不得让其干政,以至节外生枝……”

    “遵旨……”董宋臣嘿嘿一笑,对着官家就是一拜……待离开庆瑞殿之后,他这才奸笑了一声自言自语道:

    “赵嫣……别以为你成了贵妃,就可以躲过爷的报复了,这回爷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