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五章 骄傲的法国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七十五章 骄傲的法国人 (第2/3页)

拉夫,后来是苏联,现在则是中国。”谢洛夫对身边的卡德波夫将军说道。

    卡德波夫将军身为秘密警察总局局长,来阿尔巴尼亚实习的后备干部,都出自于这个总局的认可名单当中,从职责上来来讲,也确实是秘密警察总局最适合做这件事。

    “我们需要在这里收集中国援建的消息么?”卡德波夫将军低声问道,对着苏联最高安全干部进行请示,有机会的情况下,克格勃的干部总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谢洛夫沉默了一下,看着远处的工地摇摇头道,“不用估计收集情报,只要在这里待一段时间自然能看到我们需要看到的一切,这毕竟只是一个不到三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只要善于观察,在我们面前根本没有什么秘密。至于中国的援建,和我们没有关系。”

    革命援助,是世界**运动的特殊现象。究其原因有二:一者,为摆脱孤立局面,苏联建政伊始,即致力于援助和输出革命二者,本身从理论到实践都以阶级为立足点,自然也就带有脱国家和民族的世界性。于是就变成了越国家和民族的兄弟关系。所以一系列在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援助计划,在苏联和中国的手上纷纷出炉。

    国际义务这个东西,在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普遍存在的,有点像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思,一直到现在,阿尔巴尼亚最大的援助国,仍然是苏联。当然如果阿尔巴尼亚和中国的亲密关系一直维持,援助力度迟早会过苏联的。

    中国此时的对外援助,仍然是在还中印战争的形象债,不到这个年代根本不知道中印开战对中国造成了多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支持中国的国家只有个位数,而印度背后支持的国家则足有近百个,空前的外交孤立才是对外援助基础,兄弟感情可能有一些,但绝对不多。

    比如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谢洛夫就不相信巴基斯坦有一点和社会主义运动沾边的东西,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就是为了遏制印度,国际主义这个东西有一些,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中国援助的国家,肯定有其中的价值。

    来到这个时代的阿尔巴尼亚,谢洛夫短短几天就能看收到中国的痕迹,去了一架商店里面,卖了一包烟,打开闻了一下就知道,这是中国产的烟草。各国的烟草因为生产地和环境以及技术的关系,基本上很少会出现味道一样的情况。对于中国烟的味道,谢洛夫可能是最熟悉的苏联人。

    “从今天出来之后,你们碰到多少中国人了?”熟练的叼上了烟,咬着过滤嘴的谢洛夫对着自己的助手们问道,“如果你们连一天之内的记忆都模糊,我建议你们从克格勃退休!”

    今年如果按照历史,苏联会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同时也是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关系最好的一年,正常来讲中国的援助会达到巅峰。现在就算没有达到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