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三章 回国 (第2/3页)

大国的内在发动机,什么时候苏联内部的革命气质全部消失了,也就到了失去动力的一天。玩资本苏联怎么会是美国的对手。就算单独一个美国不可怕,苏联也不可能一个国家对付美英法德意日,冷战不是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的事情,只要有盟友,就要让盟友也发挥出来自己的潜力,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的什么国家。

    苏联一直都有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意思,这种感觉最大的问题就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看待,完全忽视了现在的科技是构建不起来他们想象中的国家的,把未来描述的太美好,却总是达不到设定的规划。人民自然不会买账!这也是个大问题

    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完全可以从领导人的话中看出来,东方国家的领导人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至少把双方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可赫鲁晓夫直接就对美国人说历史站在我们这边。我们终将埋葬你们,完全把美国人当成是等死的人。苏联一直到了安德罗波夫时期才算是把目标稍微订的符合实际,可安德罗波夫同志的身体不太好,没法看到苏联人脚踏实地的那天,换到戈尔巴乔夫直接让苏联从天上摔下来了。

    苏联最为见多识广的群体,谢洛夫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就是他所服务的部门,克格勃在全世界留下身影的特工,这也是到了苏联后期为什么克格勃的职权削减的越来越弱,但出现的领导人却越来越强的原因,因为克格勃群体的特工在全世界出没,深深地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事,远远比在国内一辈子都不出去的干部要见多识广。

    以克格勃群体和世界接触的频率,虽然后期被勃列日涅夫限制住了庞大的权力,但仍然锻炼出来一批从眼光到经历都非常强的干部。

    下了车的谢洛夫看到了出来迎接的印尼共产党的主席艾地,对于这位印度裔主席,谢洛夫一样保持巨大的热情,上来就给了对方一个同志般的拥抱,很是热情的说道,“艾地同志,我本来早就应该来,对于印尼同志们的工作,我也是很有兴趣的”

    两人的对话并不需要翻译,和这个时代很多国家共产党的领导人一样,艾地也曾经在莫斯科学习过,俄语对于现在的他来讲虽然有些生疏,应付对话却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不是已经过面了么?谢洛夫同志!”艾地以印度人特有的欢乐情绪感染着作客的苏联同志们,不过谢洛夫没有被感染,而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是这个明显右倾的人做印尼共产党的主席,印尼共产党的命运会不会好一点,至少不会没怎么反抗就没剿灭了吧?他自己也不会落得被处死的结局。

    艾地在感染着谢洛夫的同时,没有忘记给谢洛夫介绍其他的印尼共领导人,这个已经逼近意大利共产党人数的印尼共,从组织上和其他国家的兄弟党派别无二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