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在这个地方,她无法移动,每日只能在梧桐树下看着老师傅一手提着灯笼一手牵着青灯在天还未亮时爬上山顶敲响晨钟,天明时那些和尚出入寺庙,有时还会见到几个年迈的香客上山参拜。
山中的灵气十分充裕,林海森森即宁静又热闹。她抬头时可以看到头顶上茂盛的枝叶,几乎遮蔽了上方的日光,光影斑驳,风吹叶动,她每日听着叶子抖动的声音入睡,又在五更时庙门打开时醒来。不管刮风下雨,都有身后的大树为她遮挡。
眨眼间五年过去,青灯八岁,个子也长高了不少。庙中的师傅对青灯很好,在诵经之余还在她身后的树上架了一架秋千,每日傍晚青灯都会来秋千这坐上一坐,到了吃饭的时间又乖乖回去。
又是一年盛夏,她吸收了五年的月华灵气后已经能够化出灵体,只是一般人看不见缥缈的灵体,她那时还不会说话,每日都会在山中飞来荡去,好不逍遥。
初化灵体时,她跟随着风飞过山川,在河流湖泊上看见了浮出水面的小鲤鱼,然而下一秒便被飞来的鸟儿捉了去。她微微一愣,跟着那鸟儿飞回了林子里。她看见鲤鱼被鸟儿一口就吞入腹中,觉得十分好奇。她在天空中飞翔,看完了山川大地各处美景,有村庄,有草地,各种生物的声音皆入她耳中,有呼唤,有悲鸣,然而尚且幼小的心却没有丝毫波澜。
那时的她并不知道什么是生死,什么是杀戮。
当她回去时,她终于见到了每日依靠的梧桐树,大树十分高大粗壮,想来年岁已久。枝丫摇摆,郁郁葱葱的树叶在风中颤动,折射着太阳的金光仿佛是在欢迎她的到来。
青灯从庙中走出,手中捧着一只死去的小猫。小猫的尸体绵软无力,小小的脑袋耷拉在小手中。
青灯拿起靠在墙边的锄头在梧桐树旁挖了一个坑,将小猫小心放入,又将土埋上,然后站在凸起的土丘前为小猫念经超度。然而一直将心放在死去的小猫身上的青灯却没有发现在掘土时有一块灰色的石头从树根下被刨出。
青灯回去后,她从树后探出脑袋,看着那块灰色的石头,那是她的本体。
她本是沉在天河河底的寒玉石,河底寒玉石成千上万,却唯独她化出了灵识。寒玉石想要化出灵识十分困难,不仅需要机缘,还需要时间,短则几万年,长则十几万年。它们与普通的神玉不同,它们是支撑整个天河的神石,从它们存在于天河时就拥有神力,即便是神也无法轻易将它们从天河中取出。
自她有灵识算起,她已在黑沉的天河河底呆了三万年。直到有一日,一位身穿白色华服尚且年少的神族少年潜入河底将她取出,她那时已经拥有“双眼”,第一眼她就看到了神君浅金的眼眸带着笑意注视着她。后来不知怎的,再次醒来她就发现自己的本体嵌在了那树根地下,仔细想来她应该是不小心被那神族的少年从天上掉落下来,才会嵌在泥层中。
就这样,她的本体暴露在外,却没有人发现她。本体第一次裸露在外让她感到十分害羞,但每次她想要用手抓起它时,都会穿过那石头无法握住。后来下了大雨,梧桐叶掉落了许多盖在本体上,她才放下心来。
一日早晨,她侧躺在枝丫上睡着,青灯的声音传入耳中使她醒来,悠悠转醒时,她看见青灯和一个老和尚围在树下,手中托着的正是她的本体。
她一惊,连忙从树上翻身落下。她在他们身边飘来飘去,只听见他们说什么“不同寻常”、“好好收着”之类的话。
青灯听了老师傅的话,将寒玉石带回房中仔细洗净,黑色渐渐褪去,露出了浅蓝的玉体。寒玉石有半个拳头大小,对于青灯来说还是比较大的,于是将它装入钱袋中挂在腰间。不管是上早课还是跟着师傅们一起诵经都会放在身边,几个老师傅显然知道这是一块神石,便嘱咐青灯每日擦一擦它。
她还是时常坐在梧桐树上,只是因为本体在青灯身边的缘故所以每日耳边都围绕着许多和尚念佛经的声音,时间越长,她的心就越静,即使她听不懂,那经文也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她。
又是几年过去,山中景色变化不大,倒是青灯的变化大了许多,以前每每敲晨钟时都需要老师傅的帮助,而现在青灯已经可以独自前往山顶了。
她日日看着青灯,发现了青灯的身体与那些和尚们的不同之处,反而与那些女香客相同。
她的心中没有世俗之礼,也不对此感到奇怪,只是觉得青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