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药厂篇五)药厂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药厂篇五)药厂改革 (第3/3页)

到八千万,盈利将近两千万,光是年终奖,就给每个工人发了两千块钱。

    那些原本对国营厂私有化有反对意见的工人,这下可是乐开了花,一个个美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怎么样?我就说,厂子交到陈医生的手里,肯定不会错吧?

    这才刚开始呢,等着过两年药厂发展好了,利润会更高,光是税收这一块儿,县财政就能多收入不少呢。”

    提起这件事来,林县长和吴书记都特别庆幸,当时他们的选择。

    这要是当初没有陈医生,不,是陈总,那他们就只能让药厂破产了。

    药厂一旦破产,财政少收入不说,关键的是药厂那一千来号工人怎么办?

    一千多人全都丢了工作,县里哪有那么多岗位提供给他们啊?

    没有工作岗位,工人生活都成问题,接下来肯定就要爆发各种矛盾,那县里的治安也会跟着乱起来,后果不敢想。

    如今呢?厂子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工人比以前挣的工资还高了不少,县里有大笔的税收收入。

    经济跟着上去了,社会也稳定了,多好的事情?

    “是啊,幸亏当初做了这个正确决定,咱俩也算是做了件大好事呢。”吴书记也笑。

    有这两位做后盾,那些看着厂子红火了,却捞不到好处的人,眼红也没用。

    抚松药厂发展很不错,几年后,巧莲又在通化和长春另外建了药厂,成立了三生医药集团。

    不光生产药品保健品,同时还生产各类医用器械、防护品等等。

    三生医药集团出品的各类药物领先国际,多项药品获得国家专利、世界专利,一跃成为北方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

    陈巧莲本人,也成为医药界的传奇人物,多次登上医药类杂志封面,接受记者采访。

    六七十岁的老太太,成为医药界的领军人物,为祖国医药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亲们,抱歉,原定今天完结的,可昨天接到编辑通知,明天会有个推荐,所以不能全都发上来完结了。为了补偿,今天有加更,八点左右还有两章。

    另外,巧莲七个儿女只写五个,佳媛和嘉晟两人就不写了,这两人工作已经定型,孩子也有了,番外也写不出什么来,后面我会提一下他们的情况。

    (本章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