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6 阻击战 (第2/3页)
速太慢,大约是音速的一半。他参与过日本反舰*设计,知道可以对这个粗糙的飞行器进行有效改进,就可以将速度增加到至少750公里,继续对发动机进行改造,就可以挖掘出这种早期喷气脉冲发动机的潜力,在飞行末端将速度增加到900公里以上。
另外,他计划在轴线位置增加外部油箱,以增加航程,这是海战中就更重要的,那样就可以实现山本的意图了。当然在他规划中,第二阶段还得增加使用舰上导轨发射的功能。到了第三阶段,增加无线电遥控功能(由轰炸机控制),改变自杀机本质。第四阶段,在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仪和雷达技术成熟后,增加掠海飞行和自行搜索能力。把这件武器,做精了,足可以抵消美军舰队挺进日本本土的速度,当然那样势必会让美国将资源投入到中国大陆,利用那里的机场进行轰炸,加大力量武装中国军队,即使他痛恨浅野,也祈祷浅野荒诞的计划能够实现。
牟田口接到上峰命令进行阻击,但是没有明确告诉他敌人可能的去向。他的后续部队原本停在了英多,因为觉得没必要向北,随时准备向印度去。现在抓了瞎了。
辻政信给他发来电报,强烈建议他向东防守,防止这远征军向东部74军合股。但是牟田口毕竟是个老手,他判断敌人应该不会去东面,要去早去了。因为之前,新38师从英多附近打通了去往印度的通道,所以他们更可能是要去印度。并且,中国军队目前处在伊洛瓦底江西岸,如果去腊戌,应该占据东岸,也不知道辻参谋怎么得到那样反常识结论的。
他将自己最后的3个大队和师团直属部队分散,只派了一个大队去收东部,其余部署在了英多,利用中国军队原来构筑的工事,稍微修整展开部队。
果然飞机的侦察渐渐验证了他的设想,中国军队根本没有多余花招,就是一路向这里杀来,现在他面临的要点是,怎么用两千多人马拦住至少5万的敌人(他对远征军人数掌握也不准确)
最先杀到的是第6军49师,该军的另两个师,已经在景栋附近被日军击溃,只剩下军部和一个不满员的师不到6千人。退却序列中成为了先锋,该部队立即撞到了日军精锐阻击线上,一触即溃,只丢下十来具尸体就逃回去了。
防守日军也纳闷,都在传数万中国军队突然反击,饭田司令指挥失当,整个战局犹如天塌下来一般要翻盘,怎么一打对手就溃了。
林秀轩躲在山上,观看从远处公路向北驰援的日军,他手握一手情报一点儿不着急,知道敌人过来的大致人数。最终形成阻击的敌人不会超过4个大队,也就是五千人。这是18师团一两天内能组织的全部家当了,其他部队还远的很。
正看着,身后布鲁克和陶名章都过来了,都急匆匆,没他那么稳坐钓鱼台。远征军先锋刚在北面40公里处遭遇阻击,好像过不来。至于日军有多少,他们不知道。整个缅甸战场,双方至今都太没搞清楚对手的具体兵力,只有林秀轩的小组知道的最透彻。
布鲁克在电台里刚刚找到了老丈人,知道新38师先遣部队已经过了青墩江,说明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