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台籍士兵 (第2/3页)
们有一些装载贵物品船只的详细沉没位置,因为这些船时一战时他们的潜艇打沉的。
希特勒政权急需这些黄金贴补他无底洞一样的军费开销,所以一直在支持深海打捞的技术以及潜涵病的病理研究,当日本人提出用稀有金属换取这些冷门的技术转让时,德国人一口答应下来。
由于需要在寒冷的北大西洋工作,所以设备自带加热系统。不过,目前这些设备还未投入使用,因为浅野将影佐祯昭弄到缅甸,以及牧野拒绝参与一切行动以后,整个项目限于停顿。影佐是对打捞春日丸最有兴致的人,甚至比浅野更有兴趣。
419发动了一次主动声呐探测,确认那艘沉船还在那里,与几个月前没有变化,那只简陋的潜水钟,以及当夜坠落的支架也还在海底,位置与记录的没有异样。最近半年并没有人靠近过这艘船,当然419遗落在内部的那只潜水器也应该还在B区域。
九州丸顺道在基隆停靠了一天,装载一支由台籍自愿兵组成的高砂义勇军。整个部队大约2个中队。
无人机缓慢飞过港口,可以拍摄到送行的盛况,虽然画面无声无息,但是可以看到整个基隆市万人空巷,大约所有的学校停课,学生们都集到港口,来为挣到了日本炮灰资格的几百名壮士送行。这使得九州丸装载的士兵人数可能突破了4000人。
感人至深的欢送场面,随着九州丸的重新起航,戛然而止,刚才还在甲板上向亲友挥泪作别的台籍士兵,立即就被赶到了闷热的底舱,与一大堆英国毛毯和罐头挤在一起。
九州丸作为战前超级邮轮改装的运兵船,具有极好的居住设施,当然都在上层。它的底层被设计用来放置火炮煤炭弹药和其他压仓务,在大本营紧急增兵计划出笼后,他们面临运输载具与运兵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于是参谋部某人灵机一动,提议将已经核定满员的九州丸拉到台湾,利用底部的最后空间,装载400名台湾兵,简直是资源利用的最佳范例。
刚刚还热泪盈眶的义勇队士兵们,背着装备,灰溜溜地钻进闷热的底舱,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已经改了日本姓,并且准备为这个国家献身了,却还是受到歧视。
“知道吗,高野少尉一上船就被第一师团的一个军曹揍了,因为他去取水的时候,插了队。”
二等兵野田小声对身边的人说道。野田是上一辈改的日本姓,原本姓田。
“不是说,士官学校出来的少尉可以优先吗?”
“但是日本人认为台籍军人还是底一等,即使是少尉也不如曹长,尤其那些老兵,在中国欺负人惯了,他们眼里我们也是中国人,真是岂有此理。”另一名士兵说道。
“如果去中国,一定要亲手杀几个中国人让他们看看,我们也不是孬种。”
“听说第一师团是在东京惹了祸的部队,也还是这么蛮横?”
大家七嘴八舌嘟囔着走向自己的铺位,其实就是一片漂浮着油腻积水的空地。虽然这个月份不热,但是空气仍然十分糟糕。
“哎,这是什么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