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领袖的视野 (第2/3页)
英国人有求,说了不少受用的好话。
“各位不要拘谨,请随意。”
蒋说着带头坐下,随后是夫人,然后各位将领才慢慢坐下,可怜褚艾云一直等到最后才悄悄坐下,他情商不低,这些东西基本无师自通。
“诸位听说今天的重大新闻了吗?”委员长刚一落座,就提高嗓门问道。
“莫不是,苏联那边……”罗卓英侧身恭敬问道。
“正是此事。”蒋含笑点头,“来,先干一杯,再谈正事。”他说着举起杯子,一圈人赶紧都站了起来。
老蒋一仰脖子,先干为敬。
“我平日不饮酒,但是今日不同,要破例,要破例。”
众人不知何意,也跟着干了一杯,等着下文。
“昨天下午,苏联大使潘友新就转来斯大林元帅电报,告知我方,将要短暂放弃莫斯科……信中还说,切切注意日寇在满洲石油开采之进展,须早作决断……”蒋介石得意地说道。
“电报里,斯大林称委员长为本次战争中最卓绝坚韧之领袖,必将主宰战争的转折。”蒋夫人从旁补充了一句,“其实还不止这些,今天亚历山大元帅转交的丘吉尔首相的信里,也称你们校长为民主世界不可或缺的捍卫者。还有罗斯福总统,也发来电报,说……”
“哎,不必提这些,这些高帽子我不看重的,也不会吃这一套的。”蒋介石一摆手,打断了夫人,但是该说的其实也都说了。
“校长英明。”杜聿明说道。
“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恭维我吗?实则,不是对我个人,而是恭维你们……你们是我华不断之脊梁,是我的胆气所在……”说道豪迈处,他似乎动了感情,背着手离开座位,一个人走到阳台边,“莫斯科丢了,新加坡危在旦夕。马尼拉指日不保……如此之困境,如何转折?现在全世界看在哪里?看在哪里?”
他连问了两边看在哪里。
“是啊,现在美英苏都要倚重我们了。”罗卓英摸到些要领,插进一嘴。
“不错,我们坚持了4年半,那些往日的强国在做什么?法国三月而亡,苏联半年,打成这样。太平洋战争爆发两个月,美英老爷也是丢盔弃甲,目前整个形势对盟国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哎……”
杜聿明好像听出了一些不好的苗头,褚艾云发现他眉头紧缩,显然他听出校长准备要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面最艰危的时候出这个头了,这是他一直在担心的。
“目前来看也确实如此。轴心国那边顺风顺水,简直打疯了,盟国这边实在需要打一个胜仗来提振民心士气……依我看……”罗卓英说道。
“美国人的援助怎么样?”杜聿明打断了罗卓英,当然也难免打断校长的兴致。
“呃,陈纳德给我提了个方案,史迪威也说可行,就等史汀生批复。他们的援助会在印度港口上岸,通过铁路运到北方阿萨姆,然后再由美国运输机运到昆明。”
“跨国横断山空运?损失会很大吧?”
“史迪威跟我诉苦,说损失必然巨大云云,到是陈纳德说了一句人话,说这是美国盟邦应尽的义务,并且他计算,损失不会大于大西洋航线被德国潜艇打沉的比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