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2 世代报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2 世代报国 (第2/3页)

大的威力。

    第二种也是在同一种火箭基础上的升级,增加了自动控制,总体上类似战后第一代指令制导防空*。为什么要这么做?显然考虑到了产能和技术提升的矛盾,没有一步到位的奢望。

    第三种,是在前一种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短程地对地*,精度较之V2高处一个数量级。可见工业之外,还有进攻需求的考虑。

    林看的事背脊发凉,敌人们思虑的是何等的仔细,完全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引导日本军事工业在战时完成三级跳。

    “老林你看,这不是40火箭筒吗?”

    程大洋凝眉说道,他翻出一张塑封的纸张,上面绘制的东西类似一个超口径的火箭筒。

    “是RPG2,他们直接拿来用了,几乎没改过。”林说道,“除了光学瞄具简化了。”看来敌人险恶的选择了这种冷战利器。

    “还有这个……好像是……”

    “是第一代线导反坦克*,简单的角跟踪,手动操控,同样简化了光学瞄准。”

    “凭日本现在的技术,能造出来吗?”

    “应该还不行,不过肯定还有我们漏掉的,升级工业的文献部分,比如这里没有雷达的设计,一定在船上。考虑到目前的日本已经有了早期雷达的基础,稍加指点就能实现升华,战场上10年的技术优势就是十分明显的。”

    “真这么容易?”

    “当然不会像说的这么容易,不过你想,他们偷偷花了几年时间对全盘计划进行了论证,一定比我们想的要充分。”

    “我还是觉得,凭940年代技术,很悬。”

    “日本已经是工业国底子。这一点与中国不同,如果把这么一堆图纸交给现在的中国,基本就是废物。”

    两人停下纸面搜索,开始观看从减压舱发回的视频资料,大约就是两名潜水员在沉船内拍摄到的画面,画面扫到了地板上散落的一种类似MK46的轻型*。

    程大洋的脸色难看起来,那几乎是一件现成的反潜武器,不需要任何改装,只要打开保险,通电启动驾驶仪,再扔到海里,就能反潜。甚至无需发射前输入诸元,只要有把握把*扔到潜艇周围大约1平方公里内,这种*就有一定的机会,能跟踪到目标的声音。

    在看到这些*之前,他从未想过419可能面临风险,原本这个时代的武器,几乎不可能对419构成实质威胁。

    “也许……我们最坏的打算是摧毁这艘沉船?”艇长说道。

    “如果你不打算回去,我没意见。”

    两人沉没了一会儿,还是林秀轩打破了僵局。

    “远没到破釜沉舟的地步,形势还很乐观。”

    3天后,中国抚顺机场。

    一架零式运输机(一仿DC3的货机)摇摇晃晃降落下来。舱门打开,一群穿着体面,相貌斯文的家伙慢吞吞下了飞机,然后被迎接的汽车接走了。

    飞机上下来的,是由前商工大臣岸信介带领的日本地质考察队,一行12人。他们将对这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