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6 检查证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96 检查证件 (第2/3页)

着有80的老太婆慢慢转身,向北面一指,果然和无人机侦察到的方向一致。

    “就在哪儿。大约半里地(1日里折合大约4公里),您二位赶到那里,第一班车也该到站了。”

    “多谢了,老婆婆。”

    两人从老婆子边上过去,褚艾云的情绪似乎稳定了一些,他知道自己的日语没有问题。

    两人就像游走在乡间的城里一般知识分子,带着昭和年间寻的礼帽,穿着西服,但是没有戴领带。林还贴着假胡子,这是他观察到的,日本年长记者的一个特征。

    走了一会儿,路边看到了京叶特快习志野站的指示牌子,扛着各种农具的农民也开始下地干活儿。路人走近了,大多会向他们欠身,简略问个早安,乡间一片祥和有理,眼看一切顺利。

    两人走过村庄,到了火车站,期间除了一只警惕的柴狗向他们吠叫了一阵子,没有受到其他怀疑。

    车站处已经有窗口售票,到东京每人20钱,褚艾云买下车票。无人机确定,车站不远处有一个派出所,不过似乎还没上班。车站附近也没有看到警察或者军人,只有墙上各种香烟广告的一角,有一个全民防谍的告示,怎么看都比上海要容易蒙混得多。

    这个时代的日本民间,好像还远没有战争迫近的感觉。事实上,日本人将战争输出到了中国,本土还没有遭到过任何实质的反击,普通人民还沉浸在国土绝对安全,优哉游哉的心理状态中。对于本次渗透而言,算是相当有利的条件之一。

    实际上,早在民国27年5月,也就是南京大屠杀后3个月,中国空军就曾经利用2架马丁b 10轰炸机,对日本扔过一次传单,企图唤起日本人民的良知,当然同时也是为了暗示中国有空袭日本的远程打击能力。当然这次行动根本没有起到任何警示作用,抛洒传单更容易被敌人看做软弱可欺。日本军部最直接的回答,就是将国民党军赶到更深远的内陆去,从此中国空军失去了再次靠近日本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看,那次行动,本该换成*。

    没有蒸汽弥漫,没有悠长的汽笛声,一列安静的电气列车,准点来到了站台。

    林在腋下夹着几份,报摊上买的昨天的晚报,两人未经任何盘问,就过了检票口上了车。

    早上第一班的列车,车厢里很空,看来东京还未成为后来的那样的繁忙的城市。两人找了一个远离其他乘客的僻静角落坐下,褚艾云又开始有些不自在,林倒是非常坦然地翻起报纸。

    列车启动,向着西方开去。林秀轩目测,时速不超过40公里,也就是说这趟旅程至少得有3个小时,选择千叶上岸也是无奈之举,只有这里的海岸显得比较安静,潜艇容易靠近。

    他打开一张朝日新闻,头版内容是苏德战争。草草扫了扫内容,德军军势强盛,到此刻分兵出击的意图已经明了,截止13日,各路兵锋指向列宁格勒、顿涅斯克、莫斯科、高加索、彼得罗夫、布良斯克。此刻战线暂时平静下来,中央地带德国坦克群动向不明,似乎正在酝酿大的战役。之前半个月,红军溃不成军,望风而降。军事评论家长川彰预测:“毫无疑问,10月底莫斯科就可能被攻克。”

    另一版内容是对罗斯福制裁日本的评论文章。文章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