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营救2 (第2/3页)
猜错了敌人路线,而扑了空,最终马强被押上了飞机,这架无人机将进行最后的补救行动。按照计划,无人机将在飞机滑跑时投下*。
一行人在419号通讯指引下,迅速赶到敌人将要经过的路边,这里是吕青山特意找到的地形复杂,能打能撤的地方。吕青山占据一个制高点,徐冲扛着反器材枪,在道路拐弯处找了一个高度稍微超过路面的射击位置。如果他能一击得手,解决维克斯装甲车,也就省略了无人机的一颗*。这种装甲汽车的装甲只有6毫米厚,12.7毫米弹头可以打一个对穿。
之所以找了这样一个与正副驾驶席高度一致的射击阵地,就是为了击穿装甲后,子弹能飞到尽量远的地方,而不要被敌人找到,这样敌人只能发现2个12.7毫米的弹孔。
2名狙击手准备就绪之前,其余6个人带上夜视仪,抱着*,躲在距离路边不远的地方。不到2分钟,所有八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现在他们就等着敌人到来。按照计划,他们需要一个不留的消灭所有敌人。
无人机看着日军车队按照预计的路线慢慢开来,队伍次序没有变化,运送犯人的3吨欧宝箱式车,位于车队倒数第二的位置。
距离3公里时,林秀轩在电台里提醒所有人注意,1公里时,已经无需提醒,远处的灯光已经清晰可见。灯光看上去完全不动,可见敌人行驶速度不快。
打着大灯的挎斗摩托,最先接近,他们在弯曲的道路上开路,每辆车上坐着2个人,车上没有机枪,鬼子也没有带钢盔。
徐冲通过热像瞄准镜看着摩托车和运兵卡车过去,今天突击的第一枪由他打响,他只有一次机会,最好的结果是同时射杀装甲车内的两个人。如果机会错过,情况就会复杂化,如果装甲车停下,挡住后面的押运车,自然最好。如果装甲车不停,必须动用激光制导*,那样就存在很大变数。保不准敌人虚晃一枪,把要犯装在装甲车内,后面的押运车只是装装样子。
他距离目标太近,热像瞄准器视场又不甚大,必须全神贯注等待着目标进入他射击线的垂直方向,然后向车门偏上位置射击,那里是驾驶人员躯干的大致高度。
装甲车开到弯道上开始减速,眼看车头进入射击线。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死寂的黑夜,行进中的装甲车应声停下,一切完美如设想,子弹从装甲车侧面飞入,同时射杀正副驾驶,又从另一侧飞出,剩余动能,至少会让弹头落在1公里外,要找到是不可能的,这种*的单芯毕竟与二战时代的同口径机枪弹有些不同,最好不要落在细心的日本人手中。
装甲车上扁平的机枪塔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