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百分之百次品率 (第2/3页)
巡逻队每5个钟头从厂外通过一次,通过热像仪,还可以看墙里面,林一行人鬼鬼祟祟的在宿舍和厂房周围来回走动,似乎是在为开工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一早上,林秀轩引荐张广才与舒平以下技术人员见面,张经理疑心不大,与大家一一见面并握手,然后客气的表示昨天已经找木匠将床铺都修理过了,破损的门窗、屋顶也都补过了,大家初来上海,人生地不熟,如果有什么不便之处,找他就是了。张广才原本负责生产,不过最近没什么可生产的,所以什么都管。
林秀轩告诉他,这些人都是乡下收来的学徒工,练手艺来的,不用登记注册,不给工钱,厂里也不必过问,以后他们就在这里的闲置车间里学习操作机器,一般闲杂人等不要靠近这里,以免搅和。
张经理连连点头称是,他也不仔细想一想,他看到的这些人平均年龄过30,还一个个白白净净,怎么可能是乡下招来的学徒。
早上,舒平在车间内先安装好通风设备,然后遮住门窗,开始安排人手试生产。先从简单的O型环开始,这是主屏蔽层外的密封设备。419遭遇穿越时,损坏了一些压力部件,还有一些耐压回路和法兰连接件,表面完好却无法进行探伤,必须额外紧固和增加刚性支撑物,以增加安全冗余,以备反应堆重启。这些是最容易生产的,主要要求是精度而非强度。高精度数控机床可以通过切削在几分钟内完成。但是老式机床的精度,就更多依赖手艺了,果然一上手就发现机器不称手,连续加工了几件,都不达标。按照舒平的精度要求,次品率百分之百。
舒平倒是不急,因为这种情况完全在他预料之内,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拍胸脯保证过什么,这是他的处世作风。反正有的是材料练手,他又亲自带着手下人试生产二回路得乏气系统,这是冷凝管道的一部分,对压力要求不高。他希望借此熟悉设备,同时看看这些德国快通机床能达到的精度。
林秀轩在419上就见过舒平干活,何止是有条不紊,简直是不动如山,完全不是那种风风火火的人。林没有心思多看他们不断生产次品,亲自安排特别小组的人轮流值班,然后就离开了西区车间。
他到了船台附近一打听,马小弟今天没来,也没请假,不知道为了什么,他急等着情报,但是胡先生却好似是不灵了。暂时只能靠自己了,他和张经理打了个招呼,就往厂外去,想亲自到四川路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门口探探风声,本想带着会日语的吕青山,不过必须有人盯着无人机,并制定伏击计划,只能一个人去。
雇车到了四川北路,一路混迹在人群中,偷听各种谈话,在平野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