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进阶(五十) (第2/3页)
廷勋,如今之计,就是要把陈正信和他的特务团纳入邕龙师管区,最好的方法是自己调离,把参谋长的位置交给陈正信,同时,把邕龙师管区的驻地从太平迁到扶南。陈正信是扶南本地人,以少将军衔荣归故里,明知是个坑,陈正信也会跳进去。这样一来,邕龙师管区就有了自己的可用之兵,一旦有个风吹草动,还有回转的余地。
粟廷勋知道这是黄天化想把自己从邕龙师管区脱出,在交待后事,他知道黄天化是个人才,却又无法拒绝黄天化提出的意见,毕竟,陈正信那个团,吸引力够大。思量再三,粟廷勋点点头,说:“天化你安心在桂林读书,拿下陆军大学高参班的文凭,不管对将来从军从政,总是好事。学习结束回到驻地后,你的工作就是想办法把陈正信弄进来,他什么时候到位,就是你离任的时候。”
黄天化笑了,陈正信从岳西回来后,身份一直比较尴尬,他是周祖晃要来的人,如今四十六军的军长却不再是周祖晃,换成了黎行恕。他的特务团是个非编制机构,他的军衔也是桂军上校。如今之所以能够在龙州上金水口一带厮混,就是因为上面无人愿管,也不知道由谁管。如果能够转到邕龙师管区,不仅可以把军衔往上涨一涨,也给特务团找到一个稳定的靠山,他求之不得。
九月的桂林,秋高气爽,四望山风景怡人,销忧亭门径延曼,别出心裁。两人清茶一壶,点心数份,谈得十分投机。在浙江数年,黄天化的心智大为提升,如果说过去他还是一位不错的军人,那么现在已经成功的向政客转型。
临傍晚的时候,赵国龙走上了四望山,告诉黄天化,甘丽初主任在下面行春楼摆下了酒宴,请二位入席。看看西边天的太阳,粟廷勋笑了,不知不觉,便是大半日,还真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酒宴本来是莫敌安排,却被甘丽初抢了去,作为蒋公嫡系,与本地大员搞好关系是甘丽初的工作之一。只是不了解情况,甘丽初有点乱点鸳鸯谱,没有叫第七军的王卫苍和李人翘,却把赵国龙叫了过来。在他看来,赵国龙也曾经属于四十八军的一份子,来陪四十八军的前副军长,名正言顺。除了莫敌、龚庆元、李祖霖和李宣几个,甘丽初还叫了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封裔忠前来作陪,他和封参谋长都是容县人,又都是广西人中的蒋公嫡系,互相捧个人场还是可以的。
收拾收拾桌面上的烟卷和纸笔,把壶碗还给却尘庵的僧人,沿着山间径道而下。四望之野,乱石纵横,枕藉排突,半起半伏,销忧亭前,绵络山腹,皆迳梁危蹬。最后看了一眼清代李少莲所刻“玉叠蓬壶”四个大字,粟廷勋尽兴而去。
“见过粟前辈!”在门口,封裔忠远远的迎了出来。
“封部长!”粟廷勋很是意外,一展笑颜。面前的这位可是党国要员,轻易难见一面,竟然在桂林见到,实属偶然。
“我现在是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今后就在一个锅里搅马勺,还要请粟前辈多多指教。”封裔忠很是客气。他回到广西后,深觉广西军队是铁板一块,插入不易,对于新从前方回来的粟廷勋,态度极佳。
“欢迎之至!”粟廷勋二话不说,反客为主,说:“也希望封参谋长给广西军方带来新气象。”
甘丽初呵呵笑着接过话头,说:“如今军政一体,何分你我,粟司令携大别山之作战气概,经营邕龙一带,必能有全新的表现。来来来,请入席。”
引着粟廷勋上座。粟廷勋也不推辞,坐了主位,说:“今天这个位置我坐了,今天晚上的单也归我买,这些人里,我是地道的桂林人,标准的地主,你们都是客。”
甘丽初一听这话,连忙笑着把粟廷勋从主位上拉起,按在主宾席上坐下,自己坐了主位。封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