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九) (第1/3页)

    第十三章 换防(四十九)

    八卦桐城的最中心,是著名的观音阁,也许曾经的观音阁是供奉观音大仕的场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里成了一个地名,十字街的中心,不再是宗教场所,而是一家很不错的酒楼。

    酒楼的大名很随意,很有地方特色,居然就叫做观音阁,不知道会不会犯了观音大仕的忌。跟着带路的小哥,莫敌走进观音阁大门。观音阁是一栋三层的大楼,一楼是人来人往的大堂,二楼才是正经八百的宴会场所,至于三楼,一色的包厢。莫敌没有上楼,而是穿过大楼进了后院。观音阁的后院别有洞天,一个小小的莲花池,池边竟然还有几栋小轩阁,半凌于水面半掩于棕树,很是别致。

    带着莫敌带到一个紫云轩的小阁面前,带路的小哥停下了脚步,说:“莫长官请进,蒋主任在里面。”

    走进阁门,虽然不宽畅,里面的陈设却让人侧目,一色的明清古韵,雕梁锈柱,镂花木窗。临窗一张小方桌,桌边一左一右两张王公椅,上首主位坐着蒋洪禧。莫敌走入几步,没有理睬蒋大主任,被轩阁正中一副中堂吸引过去。仔细一看,竟然是施从云手录的一首七律:诸般讲解殷勤教,领悟无缘恨未消;从此窗前难共语,奈何天里度终朝。字写得一般,胜在雄浑有力。莫敌知道这个施从云,辛亥革命后,率领革命军在雷庄与清军激战,战况激烈,难解难分,清军诡称停战议和,要施从云入清营谈判。施从云不知是计,率卫兵前往,清兵背信设伏,被俘遇害。1912年2月17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追赠为陆军大将军,1923年4月16日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追赠陆军上将,1936年4月2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上将。

    蒋洪禧笑着站起来,说:“看来这个小轩阁里最吸引人的就是这幅中堂,我头一回来这里,也是为之所吸引,莫老弟也是一样。”

    “燮卿(施从云字)上将军名声太大,想不吸引注意力也难。我等后辈,不能见识施上将军风范,能够看到施上将军的手笔,也是崇敬之心由然而起。”莫敌笑着说:“只是这位作者严无畏的诗里行间却有一股浓浓的粉脂味。”

    “哈哈哈哈。”蒋洪禧大笑:“严无畏本来就是个女性,写这诗时,才十七岁,有点粉脂味,正常。”

    “女性取名无畏,也倒是少见。”莫敌笑着说。

    “天纵不知道这个严无畏?”蒋洪禧有点惊讶的问。

    “我应该知道她吗?”莫敌有点莫名其妙,在他的记忆中,真没有这一号人。

    “知道吴樾吗?”蒋洪禧问:“在北京城,炸满清辅国公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 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的吴椒?”

    莫敌想了想,说:“可是手提三尺剑,割尽满人头的吴孟侠?我这些天一直想去延陵巷看看吴樾故居,因为桐城可游之处太多,未能成行,看来明天必须去看一看。”

    蒋洪禧点点头,说:“身处孟侠镇中,必须知道吴孟侠,这可是孟侠镇成名的缘由。”

    “我记得了,吴孟侠的未婚妻就是这位严无畏,我曾经读过吴孟侠的《与妻书》”莫敌说:“好象有这么几句:生必有胜于死,然后可生;死必有胜于生,然后可死。”

    “不错!能够记得这几句,桐城人不会把你当外人。”蒋洪禧大笑。说:“吴孟侠这位红颜知己,读着吴孟侠的《与妻书》,自刎殉情,堪称一代烈女,她也是桐城人,桐城人的骄傲。桐城一地,出人无数,大多以文人见长,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