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四) (第3/3页)

怒,要免除我527团团长一职,调我到立煌出任警备司令部司令。天纵老弟你知道,进入警备司令部,就算是告别了二十一集团军进入地方。我一个广西人来到安徽,离开了军队还有什么前途,东求西告,才得以身兼两职。好在潜山安定,离岗半年也一切正常,如今迁到无为,我的手再长,也不能身兼两职,只能舍二求一。是舍立煌而就无为,还是舍无为而就立煌,我何其难选择,想听听天纵老弟的意见。”

    莫敌点点头,这个态度就对了!在莫敌心里,也是不愿意离开军队的,因为在军队里呆了十几年,实在舍弃不得。最重要的是,在地方任职,一旦部队换防,留下你在地方,独在异乡为异客,孤独终老,客死他乡也未可知。他没有掩藏自己的观点,至于杨创奇是否接受,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杨创奇认为莫敌所言,发自肺腑,极有道理,决定回去后,立即向上峰提出,只能身负一职,不能再兼顾立煌警备司令部职务,干手净脚去往无为。

    走什么路虽然可以求别人指点,但是怎么走却要自己一步步尝试,无为一带,政治纷争更比军事斗争激烈,莫敌只能祝杨创奇一路好走。

    在这次换防中,李本一显示出悍将潜质,在桂传鹏遇难的第二天,他便率领138师师部到达岳西店前,同时组建由梁宜生兼任营长的138师警卫营,向四十八军军部提出申请。鉴于各部均在移防,望江出现意外敌情,可由138师警卫营和176师警卫营组成临时支队,前往灵活处置。行动主官由石重中校当任,梁宜生上校仅以副职出现在其中,李本一此举的目的很简单,要梁宜生好好向石重学习,打造一支各方面都不亚于176师警卫营的部队。

    莫敌闻讯,电报给了李本一两个字:智慧!

    李本一有了智慧,罗卫却有了苦恼,一个县里两个师部,如何平衡其关系。私下问莫敌,莫敌告诉他,稍安勿燥。果然,五天后,四十八军军部通电全军,鉴于138师取消野补团,176师也随之取消这一单位,原176师野补团由军部直辖,称为四十八军野补团。

    至此,四十八军民国三十年的换防工作宣告结束。莫敌找了张地图,把各部门的标识往地图上相应的地点一摆,笑了,原来,李品仙大司令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

    从宿松开始,逆时针一周,分别是138师占据宿松、太湖、潜山。176师负责桐城、庐江、无为。173师负责舒城、霍邱。第七军军部驻六安独山镇,所辖171师驻皖东、172师驻六安。84军军部驻商城,所辖174师驻固始,189师驻经扶、张湘泽第四独立纵队驻光山。39军军部驻罗田滕家堡,所辖孔海鲲56师驻罗田,林茂华暂51师驻麻城。

    这是要建立一个以大别山立煌为中心的游击基地,一个以敌后山区为根据地的主力守备区,以各单位分处外围,将大别山围在其中,其形如同乌龟。如果遇到敌军进攻,先是战术抵挡,如果挡不住还可以主动回缩,如果敌军冒险深入,则可以诱敌深入,左右挟击,将其歼灭在大别山腹地,其招数亦如同乌龟。莫敌知道,在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都是这种类似的主力守备区存在,看来重庆总参谋部的意图是想利用地利,让守军在物资上实现自给自足,在战略上实现各自为政,在军事上实现各负其责,借天时地利与周边对手死守相峙。

    军事委员会这种战略思想,在莫敌看来相当的消极,说得好听一点是以静制动,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只有挨打之份,没有还手之力。他很想写一点文字,把自己的看法上报,一想到张光玮跟他说起的低调,忍了又忍,才将想法压了下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