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六) (第2/3页)
到庐江一线,可谓是绝对强大的存在,自从张云逸的新四军江北纵队离开后,在这一地区还没有这么庞大的军事单位。李旅长对此十分了解,因此对去庐江一游,认为是绝对安全的。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才走了一天,还没有到鲍冲,刚扎下营寨,就遇到了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角色,那是比莫敌更不按照套路出牌的刘仁开。
十一旅刚过杨桥,就落入藏身在大龙山的刘仁开侦察排的监视之中,两个主力团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的是旅部,步子走得不快,也还算是精神,毕竟是头一天行军,不算太累。就在大部队走过,刘仁开的人决定现身之际,后面又出现了一伙建国军,连忙退回到观察点,仔细一看,是十一旅的辎重营。辎重营拉的东西不少,大箱小件,一百多挂大车。从安庆过来的这条路,路面不宽,适合驮马运输而不是大车,有些路面需要简单的修整后,大车才能通过。艰难行走的大车,渐渐的拖在大军后面,距离越来越远。
接到侦察员的消息,刘仁开已经确定,今天晚上建国军的行程不会越过鲍冲。鲍冲是一条低矮的山谷,入口窄出口宽,中间是平缓的谷地,两边是森林密布的缓坡。伪十一旅还没有到,刘仁开的人已经提前到了这里,刘仁开的计划很简单,在下半夜,抢劫建国军的辎重,要速战速决,能弄走的尽量弄走,弄不走的一把火烧掉。
刘仁开并不希望在这一战中缴获多少物资,目的是搞掉对方的辎重后,迫使对方再从安庆调拨物资,因为想打跟随大军行动的辎重的主意不容易,但是搞落单的辎重就容易得多,从安庆到庐江,怎么样绕也绕不过嬉子湖,只要十一旅在庐江打响,这条通路就是刘仁开的财路。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李仕贵这一次,是让刘仁开给惦记上了。
一切按照刘仁开的计划行事,包括建国军十一旅,以及十一旅的老大李仕贵。
十一旅扎营的地点是刘仁开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从狭窄的曹家楼山谷一出去,是一片畅亮的开阔地,这里没有种冬小麦,也没有高大的树木,临近山口,有一眼泉水,泉眼出水很多,流成一道小小的溪流,清澈见底。只要是有行军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不错的营地。刘仁开的心思很活,他知道,人都是自私的,先到者肯定会占据比较好的地段,后来者就只能在别人选剩的地方呆着。这块营地,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泉眼附近,最差的要数东边山脚,这里紧挨着一片松树林子,视野很不开阔。果然不出刘仁开所料,最后到达的辎重营,就只能在东边的的山脚扎下营寨,而刘仁开早已让人弄了一条隐蔽的壕沟从山边绕到这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走了一天的建国军早已入睡,军营中,只有流动哨和明哨不时晃一晃手里的电筒,装模作样的问着口令。
月亮下去之后,东边山脚更显黑暗,松树林子在夜风的吹拂下,发出吱吱怪响,刘仁开坐在树下,折了一根松,剔着牙缝,松针的清香,从口腔传到鼻腔,让人变得精神。
先抢还是先烧?这个问题刘仁开想了很久,先抢可能会抢到一些好东西,别的不说,光是几百匹驮马,就足够让自己发上一笔小财,至于那一箱箱的有坂子弹,一件件的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