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换防(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章 换防(四) (第2/3页)

厚的138师,收拾在庐江。

    王占林这才定下心来,把警戒哨直放到冶父山边,警惕敌军来攻。李本一在冶父山防守,王占林在盛桥防守,两方各守一地,一时到也相安无事。

    李本一在冶父山住了两天,迎来了韦介伯的414团,有了413、414两个团,李本一底气大增,吩咐刘青龙和韦介伯做好防卫,自己跟龚庆元带着卫队去了庐江。还是在霍山跟莫敌小喝了两杯,到了庐江还没有表示表示,既然已经拿下了庐江县城,与莫敌小饮两杯是必须的。在李本一看来,138师拿下了庐江,占据了巢湖南的一块实地,莫敌也算是完成了军部的任务,应该回去了。虽然担任着四十八军参谋部主任的虚职,毕竟还是176师野补团的团长,一团之长长期不在岗,是会惹麻烦的。

    走进庐江城,李本一立即被这里的祥和气氛吸引了,庐江,完全没有战后的景象,也没有为冶父山即将展开的战事而紧张,太阳照在凯子街的石板路上,暖洋洋的,宽不足五米的老街,显得十分活跃,两边二层木制红漆.黑色小瓦,白色封火疝的楼房成了最常见的主体建筑。街边的铺面,耀眼的各式各样店牌吊挂在门前,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招旗下,是热情的掌柜们,他们大声的向过往的行人招呼着,介绍着自己的产品。着长衫的文人,立领青年装的学生,肩挑的搬运工人,推小独轮车运输者,脸上分明写着平静而安逸的心情。挑夫肩作路,独轮碾石沟,煤盐货不绝,水泊千里舟,李本一被庐江感染了。

    在四牌楼十字路口,一个写着庐江春歇的招牌引起了李本一的注意,招牌下甚是热闹,客人进进出出。在门口,李本一伸头一看,是米粉店!有日子没有吃到米粉了!同行的龚庆元也笑了:这是米线店,客人不少!李本一说:尝尝?龚庆元点点头,尝尝就尝尝。先问店家收什么钱,店家笑着说,只要是钱就收,龚庆元开玩笑问,日本人的军币收不收,店家一个字:收!李本一惊讶的看着店家,眼中尽是不解,这还真够汉奸的!

    也许是看到李本一身上的国军将军制服,店家解释说,这里是庐江,不是重庆,也不是南京,收到了法币跟重庆方面做生意,收到中储币跟南京方面做生意,收到日本人的军币则可以跟日本人做生意。陕北的边区币少见,不过也收,收到了以后,大了不起以后用来跟赤区做生意。至于银元,收得少,因为很少有人拿一块袁大头出来吃一碗米线。李本一笑呵呵的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说,今天就让你看看,有没有人用银元来吃米粉。当店家知道李本一一次要买三十碗米线时,笑了,这种大客户,用银元来结算才是最合适的。

    庐江米线由优质籼米精制而成,有人称之为米粉,也有人叫米线,色泽光润、柔韧滑爽、不断条、不糊汤,成型美观。这家店里的米线有炒米线、汤米线、凉伴米线和油炸米线四种食用方法,风味各异,别具一格。龚庆元要的是油炸米线,李本一则选择了汤米线,店家一端上来,李本一的口水就充满了口腔。一口下肚,余味悠长,堪称美食。

    吃了米线,李本一已经完全融入了庐江的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